過去服務有家暴紀錄的精神病人,大多較能根據過往的歷史,例如某些特定的事件與情境,容易觸發病人發動施暴行為,社工與警消因此可及早推估預警、並協力處理;但許多有自殺企圖者需要的是被關注、需求獲滿足,自殺常成為情緒勒索的手段,在得不到支持陪伴下,就可能加強自殺的力度,這就需要不同的敏感度,為此,心衛社工必須再加強自殺防治相關專業能力,來協助個案修補家庭關係,以及尋求社區支持。
危機事件處理 首重情緒安撫、關懷支持
在社區精神病人照護網中,如何因應危機處理是相當受到關注的課題,關乎著社區是否願意嘗試接納這些個案。衛福部目前試辦的「危機處理團隊試辦計畫」、「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機制,是透過精神醫療團隊前往現場提供外展服務,協助警消處理疑似精神病人護送就醫,並協助家屬處理危機狀況。心衛社工雖非主責者,但其提供關懷支持、協調整合資源的角色,仍不可或缺。
陳道新指出,由於牽涉護送就醫,往往會發生多人強勢壓制病人的狀況,個案當下必然相當驚恐不安、感覺周遭敵意,這時心衛社工擔任介入安撫、協助的角色,給予關懷與支持;後續進入醫療處置時,心衛社工更是協助釐清個案需求、整合相關資源,成為重要的協調者。
回顧曾有次遇到個案因為申請低收入證明未果,氣得揚言要持槍上街隨機報復社會,此番危險言論遭通報後,個案氣憤於遭人出賣而情緒失控,這時心衛社工出面,先喚起該個案過去努力成為「精神病人的好榜樣」,再釐清其失控原因是就業不順加上壞消息雙重打擊,協助為他另尋救助資源與工作機會後,這才成功化解一場危機。
又有一次的服務經驗是剛好在前往訪視時遇上個案因為家人數落指責,導致躁鬱症情緒爆發,當下兩人正在對峙,個案激動做出丟擲物品等暴力行為,陳道新當場進行評估,認為個案的狀況還未至需護送就醫的條件,因此鼓勵個案冷靜下來,給予他關懷支持,成功化解了一場家暴事件的發生。
其實精神疾病家暴加害人很少單純因為精神症狀而發生暴力事件,網路資源及支持不足才是最大的原因。必須透過整合政府及民間的力量,讓社會安全網更加緊密結實,才能提供更及時、有效、適切的服務,穩穩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