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協力,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讓失智長者I can
話焦點
人氣(125)
「當有一天我老了,記憶變得遲緩了,有時候連說話也說不清楚,請你給我一點時間,像你小時候一樣,我一遍又一遍給你講著同樣的話。」這首《當有一天我老了》歌詞正是許多長輩的心願。很多人希望就算老了也可以身心健康、維持源源不絕的活力,而失智症預防、家庭與社區整體支持都能幫助達到這樣的目標。
 
失智友善指標 評估資源需求
在失智友善社區計畫中有些重要評估指標。舉例來說,失智症長輩的空間感、方向感容易產生混亂,平衡感也不是很好,因此失智友善社區中的各項標示就得非常清楚、明顯,另為了避免長輩平衡感不好而容易跌倒,也要有無障礙措施。此外,像民眾會不會歧視失智長輩,以及交通、醫院、商家是否對失智長輩友善等也都是失智友善社區重要指標。

對於全臺4縣市所建置的失智友善社區,徐亞瑛表示,因各社區特性不同,指標強項也不太一樣,像烏來山區部落,鄰里都互相認識,因此失智長輩就算出門,也不怕走丟,大家對失智長輩都非常了解,也都非常友善,但在醫療資源方面就會比較欠缺。還有一些社區,主要優勢在於志工多、社區資源多,也有社區提供多樣化服務、課程,鼓勵失智長輩多參與活動,因為每個社區發展方向不同,步調有所差異,因此需要透過短、中、長期的規劃設法補足不足之處,並讓優勢延續下去。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