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協力,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讓失智長者I can
話焦點
人氣(125)
「當有一天我老了,記憶變得遲緩了,有時候連說話也說不清楚,請你給我一點時間,像你小時候一樣,我一遍又一遍給你講著同樣的話。」這首《當有一天我老了》歌詞正是許多長輩的心願。很多人希望就算老了也可以身心健康、維持源源不絕的活力,而失智症預防、家庭與社區整體支持都能幫助達到這樣的目標。
 
「在設計、改變居家空間之前,一定要和失智長輩與照顧者充分溝通。」李美慧提醒,若變動規模太大,或讓失智長輩對整體空間失去信任,長輩就可能產生「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障礙」,有的長輩因為新設施不好用而拒絕使用新設施,或因沒有安全感而變得不喜歡上廁所、洗澡,這樣就違反了打造失智友善居家環境初衷,反讓失智長輩行動更不自由。

*IADL是什麼呢?*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簡稱IADL,為獨立生活於家中所需具備的能力,如購物、準備食物、服藥、處理財務、乘坐交通工具、打電話、洗衣、做家事等等行為。
*在申請長照資源時,也會依據這些項目判斷受照顧者的行為能力並擬定照顧計畫。

李美慧也建議,每位長輩的空間使用好惡不一樣,建議可以在長輩常使用空間注入他/她喜歡的設施或裝飾,以增加刺激,像有的長輩喜歡唱歌,就可以放些老歌,或打造適合唱歌的環境,讓長輩可以享受唱歌樂趣,除了音樂,味道、老照片等也都可以提供刺激,減緩認知退化。

所有人一起努力 活躍老化不是夢
健康署也呼籲,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民眾若觀察到身旁親友有失智症早期跡象,應鼓勵勇於就醫、諮詢。談論失智症時,也要秉持正向態度,希望民眾可以扭轉對於失智症的誤解,且願意以友善態度積極回應失智長輩,讓所有長輩都能獲得尊重與理解,也希望所有人都能真正「活躍老化」,即使步入老年,一樣可以活得健康、快樂。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