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到來,一定要做好準備
長照服務計算制度報你知
話焦點
人氣(134)
2018年1月起,長期照顧計畫2.0(簡稱長照2.0)在給付、支付制度上出現重大變革,原本以服務時間為基準,新制改以服務項目為計費標準,在失能8等級中,長輩、失能者依各自等級獲得固定「給付額度」,在額度內可視個別需求選擇不同服務,民眾使用服務時就會更有彈性,也更切合需求。
 
聘請外勞家庭 也可享受補助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即使聘僱外籍看護工的家庭也可申請「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與「喘息服務」等4項服務補助,不過有部分限制規定,像「照顧及專業服務」給付額度僅有原核定額度的30%,並限用於「專業服務」項目;「喘息服務」則僅限於外籍看護工無法協助照顧,且持續一個月以上才可申請,自2018年12月1日起開放獨居(僅與外籍看護工同住)或主要照顧者70歲以上,並經照管中心評估長照需要等級為7至8級者,如外籍看護工短時間休假,即可申請。

陳景寧認為,雖然聘僱外籍看護工的家庭申請補助有部分限制規定,但仍然可以申請居家復能、進食與吞嚥照護、營養照護等「專業服務」,在協助解決家庭照顧問題時,仍可提供許多幫助,民眾可以多加運用。

釐清優先順序 額度使用更有效率
面對新的長照給付、支付制度,民眾觀念上也要做調整。林金立表示,使用長照服務前,民眾「必須先了解哪些是主要需求,哪些是次要需求,排定優先順序,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額度預算下,才能做出最好的安排。」舉例來說,家人可能需要洗澡、備餐、復能,或需要有人幫忙打掃環境、整理家務,但因為每一項目都有一定費用,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更需要做好規劃,釐清照護重點。

林金立指出,當民眾對長輩照顧安排、資源運用有疑惑,可諮詢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個管員」,個管員的角色類似「長照2.0顧問」,在體系中被稱為「A個管員」,服務提供單位則是「B服務提供單位」。「A個管員」會站在受照顧者一方,每隔一段時間會到民眾家中了解家中照顧情形,對被照顧者的生活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就能提供更專業、更符合需求的建議,民眾和個管員多討論,才能擬定出「最好的照顧計畫」。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