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若利大於弊 多半算安全
此外,不少國內外醫學專家認為,因為憂鬱症與大腦神經傳導、荷爾蒙變化有關,用藥或可減輕症狀,搭配心理諮商,治療才會事半功倍。但許多患者與其家人擔心用藥傷害胎兒,或憂心藥物成份透過乳汁進入小孩體內,所以非常抗拒用藥。
蕭美君表示國際多以「懷孕與哺乳期標示規則」(Pregnancy and Lactation Labeling Rule-PLLR )作標準。PLLR主要在評估用藥利弊,並以實證數據為基礎,若研究數據發現,使用這種藥對孕產婦利大於弊,就會建議用藥。根據PLLR標準,現在許多抗焦慮、抗憂鬱藥物對孕產婦都是非常安全的。就算哺餵母乳,藥物進入寶寶體內,濃度多半只剩八萬分之一,影響微乎其微。媽媽真有疑慮,也可以根據藥物半衰期請教醫師,根據醫師建議調整餵奶、擠奶時間,以避開藥物作用時間。
我國目前審查藥品仿單時,對於新申請藥品,仿單多要求以PLLR分類描述,若是藥品已通過核准,其仿單標示與各國相同。至於孕婦用藥標示,也陸續更新為PLLR分類,符合國際趨勢。
事先規劃 尋求有力支援
蕭美君也提醒,女性只要進入育齡期,若曾診斷罹患憂鬱症、精神疾病,就應將懷孕可能面臨的挑戰納入考量,建議與醫師討論未來可能生產、懷孕時間計畫,一定要在懷孕前做好規劃,也要尋求支援。在這重要時刻,如果有保姆幫忙,情況就會改善許多,而另一半與親朋好友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當出現疑似焦慮、憂鬱症症狀,情緒低落到影響生活,則建議諮詢專業身心科或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才能選擇適合治療方式,保護媽媽身心健康。
*孕產婦心理健康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