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牙五部曲
牙齒防護做得好,老來沒煩惱
享新知
人氣(168)
在幼兒園、小學,可以看到每位小孩的牙齒健康狀況大不相同。國立陽明大學牙醫系副教授,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季麟揚提到,雖然在幼兒園、小學有許多孩子牙齒很健康,外觀漂亮、亮晶晶。但也有人20顆乳牙全蛀光。有蛀牙的孩子,往往顯得很畏縮、沒自信,笑得很彆扭。若父母疏於看顧或不重視孩子的口腔健康,認為乳牙掉了還會再長恆牙,蛀光也沒關係,等永久齒萌發後再保養也不遲,會使得小孩的蛀牙持續惡化。
 
乳牙健康 對孩子影響深遠
季麟揚表示,一般人幼年時期乳牙有20顆,六歲之後乳牙陸續掉落,長出永久齒,永久齒有28顆。乳牙的功能之一是幫恆牙佔位置,若乳牙蛀光、提早掉落,恆牙生長的位置就會容易產生混亂、不整齊。不只如此,小孩吃飯咀嚼、營養吸收也與牙齒健康有密切關聯。小孩有蛀牙、牙齒痛的時候,獲取的營養容易大打折扣,還可能不愛吃蔬菜、水果與肉類等需要咀嚼的食物,營養攝取就會不均衡,而缺牙對自信、語言發音的影響更是不言可喻。

「乳牙不好,恆牙也不會好!」季麟揚解釋,牙齒健康與否,與潔牙、護牙習慣有關,在乳牙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潔牙與護牙習慣,長出恆牙後,照樣很快就產生齲齒。有的孩子6歲長出的恆牙,7、8歲時發生蛀牙,可能10歲不到就得補牙、甚至拔牙。這牙齒本來可以用一輩子,結果10歲就不能用了,實在非常可惜,他認為,「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的禮物,就是給孩子一口好牙」,擁有一口健康牙齒,一生受用不盡。

我國DMFT指標 顯著改善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恆齒齲蝕指數」(Decayed, Missing and Filled Teeth, DMFT index)作為兒童口腔健康指標,D(Decayed)代表齲齒,M(Missing)代表因蛀牙被拔掉的牙齒,F(Filling)表示牙齒遭蛀蝕而接受填補,T(Teeth)也就是牙齒。一顆牙齒只要有上述3種現象之一,就算1分。根據2012年的一項全國調查,我國12歲學童DMFT指數平均為2.50顆,與2000年時的3.31顆相比,顯示有顯著改善。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