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典範獎得主康俊良專訪
從農業跨足職能治療,助精障者找回自信
繪人文
人氣(75)
花費近30寒暑,投身精神障礙職能治療的康俊良,在2018年獲頒衛生福利部第四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事人員「資深典範獎」,目前在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以下簡稱桃園療養院)附設社區復健中心任職的他,視病猶親,把中心內每位精障學員當親人般關心,贏得所有學員的敬重與信任。
 
精障者透過職能治療 更能回歸社會
為什麼精神障礙患者需要職能治療?康俊良解釋,精神疾病常伴隨思考、情緒與行為障礙,病友看起來外表與常人無異,腦中卻可能有幻聽,聽到有人正和他/她對談,也常有妄想或被害妄想,必須與症狀對抗。雖然用藥會改善幻聽、妄想,還是有侷限,在疾病與藥物影響下,反應會變遲鈍。加上「進入職場,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就會非常沒自信,也會產生負面想法,人際適應上也會發生障礙。」所以需要透過職能治療恢復正常生活能力。
職能治療師透過評估,可進一步了解精障學員適應、復原的狀況。
「職能治療的精神,是運用有意義的活動來協助一個人。」康俊良表示,精障學員做事過程,可以多動點腦,也會產生成就感,內在自尊、自信就能提升,他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精障學員回歸社會,恢復正常生活,也能工作賺錢養活自己。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