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背景 成為入門磚
問起當時為何選擇精障職能治療這條路,他開玩笑說:「這是誤打誤撞。」原本學農,28年前,也就是1991年,康俊良進入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前身臺灣省立桃園療養院八里分院(以下簡稱八里療養院)工作,原應徵園藝技術人員,院方認為其資歷可擔任「園藝指導員」,教精神障礙病患做園藝,便請他幫忙,沒想到,就此踏入精障職能治療領域。
1991年,康俊良擔任職能治療員時,《職能治療師法》尚未通過,《職能治療師法》1997年開始施行,他在法條實施前已從事職能治療業務滿3年,按規定可以參加特考,5年內可考3次,特考通過就能取得職能治療師資格。他認真準備考試,第一次考試便順利獲得職能治療師資格。在八里療養院服務15年9個月,家住桃園的康俊良為爭取與家人相處時間,便請調至桃園療養院,至今在桃園療養院服務近12年。
康俊良採用「多元產業復健訓練模式」來輔導學員,運用不同產業實做機會,達成復健目的。不只運用園藝治療,也含括康復商店、水果坊等職能訓練方案,還成立汽車美容庇護工場,讓精障學員有更多發展空間。此外,他也成立「鼓舞心聲鼓樂團」,鼓勵學員參與打擊樂訓練、演出,許多學員也展現更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