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照顧全面升級 打造幸福共好社會
部長說
人氣(142)
守護全民健康與福祉,是衛生福利部重要的使命,衛生福利部持續推動各項措施,與跨部會及地方政府通力合作,構築「全人照護」的衛生福利網,讓國人及其家庭在政府保護網絡下,逐步邁向全方位、幸福健康的共好社會。
 
精進幼兒照顧政策 營造友善、安全育兒環境
兒童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行政院已於2018年7月核定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由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等跨部會合作,藉建置準公共機制,已提高平價托育與就學的機會,更擴大育兒津貼發放對象至4歲幼兒,並持續透過少子女化對策相關會議,就育兒現金給付、稅賦優惠、兒童照顧、友善家庭的職場環境、友善婚育價值等措施,滾動式檢討精進,以營造友善育兒環境,減輕家長負擔,提升照顧品質。

此外,期盼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快樂地成長,行政院於2018年2月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邀集社區基層組織、民間團體與公部門的社政、警政、衛生醫療等人員,共同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在地支持網絡,預計3年投入約70億元,在2020年之前,衛生福利部將在全國布建154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增聘社工人力達3,021人,以便及早針對因生活轉銜或不幸事件導致家庭危機升高的脆弱兒童或家庭提供整合型服務,改善觸發家暴、兒虐的風險因子。目前各地方政府雖積極展開社安網的各項工作,但仍需要你我共同的參與,協助發掘社區中有需求或疑似受虐的個案,並主動通報、就近幫忙看顧,讓兒虐、家暴等不幸事件從我們身旁消失。

長照2.0升級 供幸福、安心終老服務
我國於去(2018)年3月底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隨之衍生的長期照顧需求,亦衛生福利部重要任務之一。衛生福利部自2017年推動長照10年計畫 2.0,積極布建「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付得起」的長照服務資源,並因應民眾所期待的多元化長照需求,規劃「長照2.0 升級版」計畫,透過補助方案提升住宿型機構的品質、強化個案管理機制及發展創新照顧服務模式,以提升長照服務效能並減輕照顧者負擔。

為擴大服務層面,政府同步增訂長照特別扣除額12萬元賦稅優惠及所得稅率未達20%且符合條件者每年最高補助6萬元,減輕機構入住者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在照顧品質提升部分,規劃「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躍升計畫」及「住宿式服務機構品質提升卓越計畫」,透過補助提升機構服務品質及達到留人留才之目的,維護住民受照顧權益,並穩定營運規模及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以解決住宿式機構品質良莠不齊、品質較優良機構一位難求問題;此外,為達在地安老目標,規劃建置全年齡適居之銀髮友善環境,充分利用既有的社區型服務,結合居家及日照服務,使長者在社區中感受到安全且舒適的生活空間。

偏鄉醫療再精進 照護在地居民健康
臺灣醫療品質與服務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但山地、離島等偏鄉地區卻因交通不便,不易就醫。近年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動多項措施,包括在地養成公費醫師制度、健保IDS巡迴醫療及獎勵開業計畫、更新公立醫療院所設施設備、 醫學中心支援計畫提升在地急重症醫療能力、推動遠距醫療及強化緊急後送機制等,對於偏鄉醫療的可近性及照護品質已有明顯提升。

今(2019)年行政院也核定「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分別從基層醫療可近性、急重症醫療量能及後送病患等面向,進行全面檢討並提出精進作為。提升偏鄉醫療的根本是補充醫師人力,但偏鄉地區醫師招募不易,向來多依賴國家培育的公費醫師,由於一般公費醫學生自2009年起停招7年,造成公費醫師斷層,為多面向挹注、改善偏鄉醫師人力缺口,規劃「公費醫師服務期滿留任獎勵計畫」,鼓勵600多位服務期滿的公費醫師留任、並進一步希望退休公職醫師也能回任,以穩定偏遠地區醫師人力,並結合醫學中心評鑑任務指標,挹注專科醫師人力支援,同時搭配遠距醫療模式,達到充實偏鄉醫療人力、提升在地醫療量能之目標。

保障善終人權 推動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
在人生接近生命終點時,「善終」是每個人內心最大的渴望。實施近20年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給予疾病末期患者最舒適、有尊嚴的醫療處置,如今臺灣的安寧照護在世界上享譽盛名,經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評比為全球第6、亞洲第一。

今年,衛生福利部推動全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以病人為主體,確保病人有知情、選擇、決策的權利,並將善終權利擴及非末期病人,民眾經過專業人員諮商後,能夠對自己生命、身體的自主權有更多決定權,可預先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來保障疾病末期的醫療救治選擇權,而且隨時可以更改決定,充分保障國人生命尊嚴。

傾聽與同理 健康幸福再升級
2020年將近,衛生福利部照顧全民健康與福祉的服務也將翻開嶄新的一頁,我們將持續傾聽民眾心聲、與時俱進,打造健康優質的生活環境,給全民不間斷地照顧。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9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