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達筠感謝衛生福利部及各單位,今年七月安心專線號碼改為依舊愛我「1925」起,衛生福利部及各地方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擴大宣傳,過去單月平均大約6,500通左右,今年七月起增加到8,500通,八月也仍有8,000通,預計今年全年平均每月通話量可達7,500通、較往年平均每月 6,500通增加1成多,而全年通話量預估也將超過 9萬通,打破以往7萬多通的通話量。
*1925安心專線服務項目*
1. 心理諮詢
24小時心理諮詢專線,協助民眾處理情緒困擾、心理壓力,肩負自殺防治任務。
2. 資源連結
線上評估自殺高危險者,經督導確認轉介至心衛中心,協助民眾取得在地資源。
3. 危機處理
線上遇緊急危機個案,適時聯繫相關單位前往現場救援,阻止自殺事件的發生。
4. 第三者通報
周遭人具自殺風險可來電通報,提供衛教諮詢及危機處理,經當事人同意亦可主動電聯關懷。
1925像急診 「檢傷分類」自殺意圖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去年十月起,初次進線的人數增加,過去安心專線高達8成左右都是重複進線,精神疾病、生活適應及情緒困擾等問題占有效服務的4.5成,但去年十月起來電量明顯增加後,發現初次進線者也有增加趨勢,且求助重點包括家庭、婚姻、感情等親密情感或人際關係,其中圍繞在與家庭有關的問題最多,顯示安心專線有擴大服務對象、涵蓋更多心理層面的功能。
談到1925的功能,蘇達筠認為1925發揮了線上諮詢及阻止自殺的意圖,因為有情緒困擾或是自殺傾向的個案若是和旁人提起,往往得到的都是「你想太多了」之類的回應,而有些個案又因為諮商費用高、排不到時間等種種因素而較難求助專業諮商,另也有些個案不適合「參與諮商」,囿於生理症狀、心理表達等因素而無法「深入協談」,專業諮商也難發揮良好成效,這時就是1925 安心專線發揮功能的地方。蘇達筠強調,在1925,自殺的討論是可以被接納的想法,進線者有自殺的衝動時,1925的角色就是「我一直都等在這裡陪伴你」,1925的存在成為一種支持進線者嘗試尋求其他解決方法的穩定力量;就像醫院急診的「檢傷分類」,透過專業的評估機制、量表及輔導技巧等,將有自殺風險的進線者篩出,2018年篩檢出有自殺意圖的電話通數為1萬2,912通,並即時阻止自殺危機案件共480件,有自殺意圖的進線者平均通話約25分鐘,比起全部的平均通話時數多出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