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安心專線 號碼簡短更好記
回顧24小時安心專線在2005年底成立,最早是長達十位數的號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但冗長不易記住,有需要幫忙的人往往還要進一步查詢號碼、有可能因此作罷而錯過機會,而且當時全國分區由精神醫療網核心醫院營運,2009年起則改為單一落點,由台北市生命線協會負責承接,運用e化系統將話務集中服務。即將屆滿十周年的今年,衛生福利部於七月將號碼改為依舊愛我「1925」4碼簡碼,在臺灣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只要撥打1925,電話就能直接連到安心專線,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
蘇達筠感謝衛生福利部及各單位,今年七月安心專線號碼改為依舊愛我「1925」起,衛生福利部及各地方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擴大宣傳,過去單月平均大約6,500通左右,今年七月起增加到8,500通,八月也仍有8,000通,預計今年全年平均每月通話量可達7,500通、較往年平均每月 6,500通增加1成多,而全年通話量預估也將超過 9萬通,打破以往7萬多通的通話量。
*1925安心專線服務項目*
1. 心理諮詢
24小時心理諮詢專線,協助民眾處理情緒困擾、心理壓力,肩負自殺防治任務。
2. 資源連結
線上評估自殺高危險者,經督導確認轉介至心衛中心,協助民眾取得在地資源。
3. 危機處理
線上遇緊急危機個案,適時聯繫相關單位前往現場救援,阻止自殺事件的發生。
4. 第三者通報
周遭人具自殺風險可來電通報,提供衛教諮詢及危機處理,經當事人同意亦可主動電聯關懷。
1925像急診 「檢傷分類」自殺意圖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去年十月起,初次進線的人數增加,過去安心專線高達8成左右都是重複進線,精神疾病、生活適應及情緒困擾等問題占有效服務的4.5成,但去年十月起來電量明顯增加後,發現初次進線者也有增加趨勢,且求助重點包括家庭、婚姻、感情等親密情感或人際關係,其中圍繞在與家庭有關的問題最多,顯示安心專線有擴大服務對象、涵蓋更多心理層面的功能。
談到1925的功能,蘇達筠認為1925發揮了線上諮詢及阻止自殺的意圖,因為有情緒困擾或是自殺傾向的個案若是和旁人提起,往往得到的都是「你想太多了」之類的回應,而有些個案又因為諮商費用高、排不到時間等種種因素而較難求助專業諮商,另也有些個案不適合「參與諮商」,囿於生理症狀、心理表達等因素而無法「深入協談」,專業諮商也難發揮良好成效,這時就是1925 安心專線發揮功能的地方。蘇達筠強調,在1925,自殺的討論是可以被接納的想法,進線者有自殺的衝動時,1925的角色就是「我一直都等在這裡陪伴你」,1925的存在成為一種支持進線者嘗試尋求其他解決方法的穩定力量;就像醫院急診的「檢傷分類」,透過專業的評估機制、量表及輔導技巧等,將有自殺風險的進線者篩出,2018年篩檢出有自殺意圖的電話通數為1萬2,912通,並即時阻止自殺危機案件共480件,有自殺意圖的進線者平均通話約25分鐘,比起全部的平均通話時數多出約一倍。
蘇達筠指出,1925不具有強制性的公權力,因此處理自殺意圖個案時往往必須更有技巧、更為細緻,除非確實有一定的緊急條件,警消才會協同介入現場,有時貿然報警可能造成反效果,比如個案被房東趕出等,對身陷困境的個案來說,處境反而更加艱難,所以如何引導讓燒炭的人先打開窗戶、吞藥的人先去醫院、在頂樓的人先從牆上下來,像這樣不著痕跡地移除自殺工具的動作,就變成1925接線人員非常關鍵的工作,在命懸一線的當下幫助進線者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也為自殺防治工作折衝出更多的空間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