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材管理法總統公布
醫材產業接軌國際新紀元
享新知
人氣(180)
說起醫療器材,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想起各種專業儀器,例如超音波、骨釘、骨板等,實際上日常生活中處處是醫療器材,舉凡OK蹦、血壓計、衛生套等等,究竟我國醫療器材如何分類及管理?一般民眾又容易有哪些迷思呢?本文帶您一探究竟。
 
強化創新醫療器材競爭力 臺灣醫療器材產業開啟新扉頁
臺灣醫療成果在國際上享譽名聲,產學研界也開發出許多創新的醫療器材,但以往一項醫療器材必須通過安全性、效能等重重考驗才能取得許可證並上市,為了加速醫療器材研發,未來創新產品因應臨床需求,在有限的效能驗證資料下,只要確保產品安全性,也有機會先上市再補足效能資料,讓患者優先使用創新的醫療器材。

此外,政府鼓勵產、學、研界投入研發,開創屬於臺灣的醫療器材品牌,因此也放寬相關規定,開放醫療器材研發、設計業者也可申請作為醫療器材業者,同時新增電子化登錄制度、簡化醫療器材臨床試驗規定等,可望加快醫療器材上市速度,讓消費者有更多樣的產品選擇,提升臺灣品牌競爭力。

食藥署未來將持續訂定多項法規命令,讓醫療器材管理更臻完備,透過法規協助降低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面對國際市場的法規障礙,提升我國醫療器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保護消費者使用安全之餘,也兼顧產業發展。

最後,民眾在挑選醫療器材時也別忘睜大眼,謹記「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如需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產品資料,可至食藥署網站的「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以產品名稱、廠商名稱、許可證字號等關鍵字查詢。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9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