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實證研究顯示,中醫與西醫合併治療,對部分疾病有明顯改善效果。舉例來說,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施純全於2015年曾率領臺灣跨機構中醫藥研究團隊發表研究顯示,中風病人若同時接受西醫、針灸治療,復發風險可下降61%,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醫學)。
研究顯示 中醫藥確能發揮治療效益
在這項研究中,施純全與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廖建彰等學者分析2000年至2004年間健保資料庫,以其中3萬58名住院缺血性中風病人為研究對象,這些病人都是第一次出現缺血性中風。
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未接受西醫或針灸治療者,中風病人若只接受西醫治療,中風復發風險下降58%,只接受針灸治療的病人,中風復發風險則下降50%,相較之下,同時接受針灸、西醫合併治療的病人,中風復發風險下降61%。研究數據也顯示,針灸療程的次數越多,患者復發風險則越低。
不只如此,施純全也於2018年發表研究指出,中風後失智的患者若接受針灸、中藥治療,顯著降低一年內急診醫療利用12%風險及住院機率25%風險,並有效減少後續醫療費用,且患者也較不容易產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