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資源,抗癌不再孤立無援
癌症資源中心十年有成
享新知
人氣(80)
當病人被診斷出癌症時,衝擊的面向非常廣泛,所需要的支持與資源也相當多元。為了讓癌症病友及其家屬能在抗癌路上得到充分協助,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健康署)自2007年開始試辦癌症病友服務,2010年起正式補助醫院設置癌症資源中心,至今走過10個年頭,全國共有74家醫院以一站式服務,提供癌友及家屬最即時且充足的抗癌資源。
 
建構抗癌三大支持要素 助癌友一臂之力
在抗癌路上,要面對的不僅是疾病的治療與照護,癌友如何接受罹癌造成的心理衝擊及離開醫院回到家庭、職場後,如何適應經濟與生活上的改變,都是抗癌過程的一環。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獲得疾病的正確診斷與治療、得到面對癌症的心理支持,以及擁有因應經濟與生活改變的相關社會資源,是支持癌友順利完成治療的三大要素。

「然而實際從醫療第一線來看,醫療機構能夠提供癌症的診斷與治療,也能給予正確的照護資訊,但是當癌友離開醫院、回到家庭社區後,遇到問題及需求時,他們不知道要找誰協助,治療可能就此中斷或延誤。」王正旭指出,當癌症所需資源無法順利連結,就無法達到最初診療時預想的治療效果,因此提供癌友一個整合所需資訊的平臺非常重要,「甚至醫療機構資源的整合也需要再次審視,因為癌症病友的需求通常散佈在醫院各科,診斷與治療的科別很明確,但是其他的支持資訊,不一定每家醫院都統整得很好。」

十年服務人數破百萬
為解決癌症病友求助無門或不知如何求助的不安,2007年健康署委託癌症希望基金會輔導醫院推動癌症資源中心,期能藉由整合癌友及其家屬在抗癌路上所需的資源,提供即時且個別化的服務。2010年正式補助醫院設置癌症資源中心,讓癌友及其家屬遇見任何問題時,只要透過這個窗口,就能藉由專業服務人員的需求評估、溝通及協助,快速獲得所需服務。歷經十年的推動,目前全國北中南東各區,共計有74家醫療院所設置癌症資源中心,交織出一張綿密的癌症資源網絡,累積服務超過100萬人次,相當於平均一天有500人獲得癌症資源中心的幫助。

目前癌症資源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癌症照護及營養衛教、癌症相關醫療資訊查詢、面對癌症的心理調適及輔導、社會資源的諮詢及轉介、康復用品資源的提供或轉介、醫療輔具資源轉介等,服務內容多樣且多元。根據統計,癌症資源中心提供服務的前三名,分別是尋求社會資源的轉介服務(占43%)、癌症資訊(占33%)及心理支持(占24%)。王正旭也指出,根據醫院所在地不同,所需的資源也有差異,因此各家癌症資源中心也會發展出各自不同的服務模式,以癌友為中心,串聯醫院與社區的資源網絡,提供全方位的癌症照護。

*癌症資源中心服務項目*
1. 癌症照護及營養衛教資訊
2. 癌症醫療資訊查詢:預防、篩檢、診斷治療及安寧療護
3. 面對癌症的情緒、心理調適與輔導
4. 社會資源諮詢與轉介:如經濟輔助、病友團體等
5. 康復用品資源提供或轉介:如頭巾、假髮、義乳胸衣配置等
6. 醫療輔具資源轉介:如輪椅、氧氣、氣墊床等
了解更多資訊

主動關懷 抗癌路上不孤單
王正旭舉例,亞東紀念醫院癌症資源中心曾協助一位正值壯年的口腔癌癌友,該名癌友經濟能力有限且有家庭負擔,在治療過程中,第一線醫療人員發現該名癌友的困難與需求,協助他轉介到該院的癌症資源中心,提供良好的營養衛教資訊,也為他連結到善心人士提供物資補助、陽光基金會提供傷口照護復健的協助;日後發現該名癌友因接受治療導致顏面受損,使得回歸職場難度增加,癌症資源中心也介紹復健相關的工作,協助他能回到職場以自身的抗癌經驗回饋他人。「這是癌症資源中心扮演連結醫院和社區、社會資源,提供癌友快速且需要的服務,非常完整的例子。」

王正旭說,「在抗癌路上,因為經濟能力、資源獲取能力不同,不一定所有人都需要癌症資源中心的服務,但只要你心有徬徨,都能夠前來尋求協助。」而對於不知如何求援以及因恐懼而逃避治療的癌友,癌症資源中心也透過主動關懷,提供癌友相關資訊及服務,提高治療完成比率。藉由癌症資源中心與民間機構或團體的合作,提供癌友及家屬從醫院到社區無縫接軌的服務,讓抗癌之路不孤單。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9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