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在今(2020)年4月份曾針對1,098位20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發現多達7成的民眾坦言疫情確實影響到日常生活,但因情緒困擾需要接受諮詢的比例僅有5.3%,低於去年疫情發生前的8.3%,而且在睡眠、焦慮、憂鬱、自卑等數值都明顯下降,僅緊張狀況逆勢增加。
好不容易熬過疫情「急性期」,下一波挑戰才正要開始,隨全球疫情持續,各種壓力恐將排山倒海而來,受疫情耽誤的課業、旅遊業全面停擺、工廠沒訂單等等,門診中企業界老闆、董事長憂鬱症發作的個案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只借不到錢的會憂鬱,被朋友開口借錢又不敢拒絕的,同樣陷入憂鬱情緒。
李明濱強調,後疫情時代將到來,全民應養成替自己情緒健檢的好習慣,不論您或身旁朋友出現憤怒、憂鬱、喪志的情緒,只要以手機下載「心情溫度計APP」就能測量情緒溫度,並且趁著疫情期間強化「抗壓5大裝備」,包括充分睡眠、適度運動、均衡飲食、創意休閒、放鬆技巧,人人都能將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