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羅萬象的社工防疫服務
正值防疫時刻,總是站在關懷社會第一線的社工人員也不缺席,除了原本繁重的社會福利業務之外,也增加提供防疫各項服務。例如整備部門人力和物資,協助防疫志工招募、編派服務項目及物資轉贈;關懷街友,提供口罩與量測額溫,傳遞防疫觀念,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對於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等弱勢族群,配合到宅訪視提供防疫知能及防疫物資;在醫院的社工依據感染管控政策調整服務,強化社區醫療公共衛生宣導,確保醫院與社區連繫;支援服務台諮詢、安心電話專線服務、協調人員管制等醫療輔助;參與醫療照護團隊,提供病患與家屬社會需求照護和溝通、協助降低病患與家屬隔離之焦慮等相關防疫工作,協助社會上每個角落的民眾都能落實防疫行動。
協助街友落實防疫工作 避免造成防疫缺口
獲選本年度服務績優奬,在彰化縣政府社會處服務已有12年資歷的社會工作員張喬彥,2007年服完兵役就投入社會福利各項業務工作,張喬彥認為擔任社工,能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是件很有意義的事。他在社會處經歷過的工作包羅萬象,負責過兒童少年保護、家暴及性侵害個案保護工作,之後轉換至服務經濟弱勢的家庭和街友關懷,以及災害救助等業務。張喬彥認為,跟在其他機構服務的社工相較之下,在彰化縣政府擔任社工員期間,除了執行社會福利直接、間接工作之外,由於負責縣政府內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社會福利類志工管理工作,溝通聯繫的能力更顯重要,他也樂於持續在溝通協調之中尋找不同火花,而這也是他向上提升的動力。張喬彥說,不同於其他領域的社工工作,在縣政府擔任社工員掌握的資源較多樣化,可以有效率的作為資訊互通平臺、媒合資源與需求,當角色往上拉一個層次,社工員可以有更多發揮、做更多的事。
對張喬彥來說,在眾多工作裡讓他覺得最有挑戰性的,是街友收容輔導工作。因為所服務的對象居無定所,無法即時取得聯繫,只有透過夜間訪視,才有機會建立關係,確認他們的身分,了解他們的需求,進而為他們提供處遇、安置輔導、轉介、媒合等服務。張喬彥憶起有位正值壯年的街友,很有上進心的他透過輔導協助,不僅學會餐飲製作,也考取居服員證照,從街友變成學有專精的居服員。看到街友的互動從抗拒到信任,甚至因為接受成長輔導而找到固定工作,都讓張喬彥感到社工這份工作深具意義。
疫情期間,為避免街友經常在外遊蕩、無法掌握接觸者的生活型態成為防疫缺口,張喬彥與社工同事們不定期利用晚上訪視街友時,加強宣導個人清潔衛生等防疫觀念,幫他們量體溫、做紀錄、發口罩、媒合民間團體提供乾糧,讓他們不用去乞討,也不會因為沒有口罩造成染疫風險,甚至為了避免街友排隊買口罩而承擔外界異樣眼光,社工也協助他們造冊領取口罩,不但保護街友個人的健康,更加強了社區防疫的工作。
先懂得自我保護 才能保護別人
疫情嚴峻期間,除了協助街友取得防疫資訊,彰化縣政府也開設居家檢疫替代所,提供回國後14天需要居家檢疫的彰化縣民隔離使用。而照顧他們的食衣住的需求,為居家檢疫者的行李裝備消毒、量額溫、電訪健康關懷等工作,也是社工員的應變任務之一。張喬彥回想當時臨危受命去當服務人員,第一個念頭是這麼專業的工作不是應該由衛政、醫療單位的人員來執行嗎?雖然明白這個任務是因為居家檢疫的風險沒有太高,所以才交付社工員來協助,但在狀況不明確的前提下,張喬彥坦言當時心理壓力的確很大。
「社會工作者必須先自我保護,才能保護別人」,在這個理念下,防疫期間各地方政府紛紛開辦社工防疫知識訓練課程,針對經常需要進到不同類型的案家訪視關懷、陪同個案出入醫院治療、驗傷,或需要與健康狀況不明的服務對象接觸的社工員,進行防疫知能的相關訓練,例如如何穿脫防護衣、如何正確配戴口罩、清潔消毒等,讓社工員能在疫情發生時迅速投入第一線防疫工作。因為不明白所以害怕,明白了就知道面對狀況如何處理,防疫人人有責,在有正確的防疫觀念及知識下,不管是社工、志工或公所人員也可以透過教育訓練成為正確防疫觀念的宣導者。
站在醫療環境第一線的社工防疫工作
臺灣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可追溯至1949年省立臺北醫院(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成立社會服務室。醫務社會工作者是醫療環境中第一線工作人員,主要工作是協助病人解決其與疾病相關的社會、經濟、家庭、就業及心理問題,以提高醫療品質。同樣榮獲服務績優獎,任職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以下簡稱亞東醫院)的社會工作師丁貞嘉早期參與早療中心的草創工作,執行偏鄉地區的早療到宅服務,轉調社工室後從事個案工作,協助弱勢外籍人士就醫、也投入建置弱勢外國人就醫協助方案。近年則帶領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目前是外科加護病房社工師,負責器官捐贈、活體器官移植社會心理評估,投入器官捐贈家屬關懷服務,陪伴家屬與悲傷共度。「有位泰國籍勞工送到院時已意識不清,我們積極尋找、連結各種資源來協助這位患者,讓這位患者的父親能到台灣來做醫療決策。」丁貞嘉說,這位父親最後幫女兒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而這也是亞東醫院處理的第一例外國人器捐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