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發現孩子的優點與機會
專長於兒童精神科的醫師張鈺孜,受長期診治的小病人們影響,奠定了她日後深耕於幫助孩子們成長與適性發展的志向。張醫師表示,對於工作,自己只有一個出發點,那就是幫助孩子過得更好,協助家庭或機構獲得更好的服務。
談及印象深刻的案例,張鈺孜回憶起一位會偷竊、暴露身體重要部位以及情緒過動的兒童,當眾人皆在評論孩子問題的同時,她卻忍不住打斷討論,跟大家說「可不可以告訴我一件這孩子直得讚美誇獎的地方?」,她認為如果我們要幫孩子,卻看不到他的任何優點,又怎麼可以幫得到他?如果連身為兒少工作者的我們,也放大了孩子的錯誤,他們又如何會更好?
懷中瑟縮的孩子堅定保護兒少的決心
因著對兒童工作的熱忱,擁有幼兒教育相關背景的警員張秀雯,在順利考取警察後,積極爭取進入婦幼工作領域。被問起教職工作與警務工作的差異,她覺得後者讓她接觸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張秀雯接觸過情緒失控而想將孩子丟下樓的父親、追捕過違反保護令的嫌疑人,也經手過被父親猥褻的姊妹等案件,對剛踏入婦幼保護工作的她來說,印象最深刻的經驗,是一次協助1位3歲男童受虐案件,「我抱著他要放到診療臺上,沒想到低下頭,懷中的孩子卻害怕發抖地緊抓住我」,那一刻起,她更堅定其保護兒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