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芬表示,訪視可分為面訪、電訪、郵寄資料三大類型,由於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會提供欠費名單,她會先挑選出55歲至64歲的民眾,為了避免造成壓迫感,在訪視時不會開門見山地說民眾欠費多少,反而先用聊天方式培養感情,再進一步切入分享國保繳費的優點,例如65歲開始請領老年年金,平均2至3年回本,或是國保跟勞保可以同時領取等。
在宣導工作上,她會搭配縣政府的大型活動,利用國民年金保險的攤位來設置立牌或發放宣導品,也會針對大小朋友同時參加的兒童節等活動,準備彈珠臺等有趣設施來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讓全家人有機會在攤位前佇足,趁著帶他們玩遊戲的機會,利用簡單問答來推動民眾了解國民年金。
陳淑芬不斷努力開發潛在的國民年金繳費被保險人,從關懷與軟性角度出發,協助個案時,也會讓民眾充分了解國民年金的相關資訊。若是訪視時遇到民眾剛好不在家,她也會將相關資料放在信箱或轉交鄰居,後續再用電話追蹤,如此鍥而不捨就是希望爭取與民眾說上一句話的機會。
運用政策工具 減少民眾繳費困難
由於彰化縣多數申請人在外地就學或居住於國外,需補正相關資料,為方便民眾儘快完成辦理手續,陳淑芬都願意主動提供個人Line帳號,協助申請人補正相關資料。只要訪視民眾願意聆聽,即便尚無意願繳納欠費,她也不會放棄。她說,有時候民眾欠費已經上看五位數以上,在55至65歲這年齡層要一次繳納也會有些困難,通常會先利用當下的政策工具協助民眾,例如COVID-19疫情後的疫後保費加碼補助。
她說,先把保費補助辦起來,未來民眾想要繳納時負擔也不會那麼重,反而可以增加繳費意願,就算是遇到民眾現在工作穩定,也會鼓勵民眾開始繳納欠費,搭配勞保局官網上面的試算,這樣以後就有資格同時請領國保與勞保的年金,保障老年生活。
舉例來說,一名年約67歲民眾以電話詢問國保欠費事宜,主要是因為他朋友聽到一場國民年金宣導後,向他提起在65歲之後可申請這筆錢,他想了解欠費情況。陳淑芬為他查詢後,發現他有超過10年欠費未繳,對談間也得知民眾可能沒意願一次繳清,因此就鼓勵他以保費分期繳款方式,將逾10年的欠費併計在分期繳款單內,同時也準備老年年金申請書,待他繳清保費後,勞保局就會將65歲至67歲這兩年的未領金額併入後續的老年年金發給。
在電話諮詢往來時,陳淑芬把握民眾想要繳納的意願,即便民眾住在外地,仍積極鼓勵民眾完成辦理保費分期繳款,後續民眾更是主動現身臨櫃,提出想要把分期一次繳掉,期盼可以一次繳清、一次全部領回,她也鼓勵民眾可以視能力一次繳納,只要繳納勞保局已經開出的分期繳款單,不需要再額外辦理,就可以儘速繳清。她說,後續還接到民眾開心地分享已經繳清的電話,正等待老年年金在月底入帳,這也成為她近期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從陌生到熟悉 逐步提升收繳率
同樣也在彰化縣深耕的還有邱欣怡,她從2008年擔任國民年金服務員至今,現任彰化縣竹塘鄉國民年金服務員,平常派駐於公所,與公所及轄區內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保持良好互動,運用縣府內大小場次的宣導活動,鄉內有活動時也會設攤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