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健康臺灣」 增加經費提升重要癌症篩檢
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臺灣」的政見,以2030年達到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為目標,健康署增加經費於擴大癌症篩檢服務對象年齡,並提供新工具、新服務,以更完整的癌症篩檢服務面向國人,期望可以早期發現潛在病人,早期接受治療,提升存活率。
自2010年起全面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四癌篩檢,並於2022年7月開辦肺癌篩檢,國際研究證實四癌篩檢可早期偵測癌症及癌前病變,進而降低死亡率,而在臺灣本土研究中也發現,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35%、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及吸菸習慣男性26%的死亡風險、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可降低41%的乳癌乳亡率、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70%的子宮頸癌死亡率,國際研究也指出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相較於胸部X光,可降低重度吸煙者20%的肺癌死亡率。
在2024年全臺共有481.9萬人次接受5項癌症篩檢,發現1.1萬名癌症及5.1萬名癌前病變,成功拯救6.2萬餘名生命與家庭的圓滿。
政府提供完善的成人預防保健及癌症篩檢服務,提醒國人定期前往特約醫療院所接受健康檢查及癌症篩檢,為了自己和所愛的人,及早掌握自身健康狀況,並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才能享受有品質的樂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