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病毒核酸檢驗有效降低輸血感染風險,因此於2015年將救濟範圍擴大,納入輸血感染C型肝炎或B型肝炎病毒者,並於2018年進一步將因輸血引發急性肺損傷致死者列為救濟對象,期能幫助因輸血而感染或引發急性肺損傷致死的病人。截至目前未出現確認與輸血相關的案例。
捐血助人也利己 及早發現感染
每次捐血後約一週內,捐血人可以取得當次捐血的檢驗報告(不含愛滋病毒檢驗報告),這些結果可作為自我健康狀態的參考。同時,這也提供了一個機會,幫助捐血人發現可能遭受到病毒感染,及早發現就能夠及早接受治療。然而,雖然核酸檢驗能在感染早期即檢測到病毒,但由於檢驗仍存在空窗期,因此仍要呼籲勿以捐血來檢驗愛滋或肝炎病毒。捐血人的自我把關是確保輸血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若有健康疑慮應尋求醫療協助。
血液安全有保障 愛心傳遞更溫暖
血液安全的保障,來自每位捐血者的無私愛心與技術的不斷精進。從捐血前捐血者的自我健康評估到實驗室檢驗的嚴格把關,每一步都在守護輸血的安全。捐血不僅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也為捐血者提供了解自身健康的契機。在臺灣,每年需要超過四百萬單位的血液成分供給病患輸用,面對龐大的醫療用血需求,期許有更多人願意加入捐血的行列,讓愛心得以延續,確保醫療用血無虞。我們也將持續努力,讓輸血更安心,讓生命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