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劉蓉台
致力精神康復者回歸社區生活,永不停歇
繪人文
人氣(43)
在精神醫療社會服務領域耕耘了46年,劉蓉台於2021年獲頒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特殊貢獻獎」,在即將年屆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獲獎,與其說是對自己的肯定,劉蓉台更希望將之視為對後進的鼓勵。因為她知道,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是一個還在持續進步的領域,不論是藥物療效、精神康復者與社會大眾互動的方式,許多層面都還有可以改善進步的空間。
 
直接面對精神病人的服務工作 最感成就
在那個精神病人還無法普遍被瞭解的年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不僅是條未知之路,專業要求也較其他領域的社會工作嚴苛,就讀臺灣大學社工系之時,劉蓉台從沒想過未來會進入精神醫療社工界。甫從大學畢業,劉蓉台透過學長姐的推薦,進入臺北市大安區衛生所工作,透過關懷訪視等方式推廣社區公共衛生,也是在這時,劉蓉台開始接觸到社區精神病人,開啟她投入精神醫療工作的契機。

當時精神病人被人們視為洪水猛獸,就連醫院也是在重重門戶、鐵窗林立的狀態下收治病人,問劉蓉台,接觸精神病人難道不害怕嗎?她笑著說,早在學校進行社會田野調查的過程,就看過更多複雜險惡的狀況,而且決定從事社會工作,就已有心理準備要面對的是相對弱勢、社會底層的民眾。劉蓉台也明白,相較在醫院的精神病人,能夠出院回到社區的精神康復者,精神狀況皆穩定許多,抱著正面態度投入精神醫療社會服務工作,一晃眼就是46年。

這數十年間,社會上陸續發生臺北市螢橋國小學童被疑似精神病人潑硫酸、財政部關政司長被殺,以及龍發堂非法收容精神病人等事件,促使政府加快腳步推動精神醫療相關防制政策。隨著《精神衛生法》通過,全民健保納入精神醫療項目,精神衛生政策從早期「社會安全管理」,也轉變為「專注個案福祉並提升社區復健能力」。劉蓉台回想這數十年的工作歷程,幾乎每十年就有一個較大的異動。她在精神醫療臨床工作過,直接服務精神康復者,也在公衛體系、衛生行政單位工作過,負責政策推廣、執行落實政策內容,協調各單位行政預算等需求。在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幾乎走過一輪之後,她選擇在2000年再次回到部立八里療養院從事臨床社會工作,直接面對精神病人與家屬。劉蓉台說,「我還是最喜歡直接服務精神康復者,看著他們慢慢穩定成長,可以重回工作崗位、融入社區,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劉蓉台(右一)帶領日本學者參訪庇護商店。
成立協會 作為傳遞心聲的平臺
協助精神康復者家屬了解精神疾病,讓他們知道返家後如何照顧並安排精神康復者的生活起居,是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在醫院任職時,劉蓉台每面對一位家屬,就需要重複教育一次,多年來不斷反覆做著同樣的事,難免疲乏。她想著,何不利用團體合作的力量,讓家屬之間可以相互協助,交換彼此照護的經驗?起心動念後,劉蓉台將這個想法分享給在第一線工作,一起參加讀書進修會的社工朋友們,而這些來自臺北市七家公私立醫院精神科的精神醫療社工們,決定共組協會,結合各醫院精神專業人員、家屬、病友、民意代表、社會賢達人士等,在1984年7月成立了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
劉蓉台(右二)帶員工參訪香港會所。
劉蓉台表示,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是一個讓精神康復者及其家屬的聲音,有機會傳遞出去的平臺,希望協助家屬及有能力的精神康復者能發揮自助互助的力量,培養他們為自身權益倡導的能力。劉蓉台回憶,在戒嚴時期要成立團體組織非常困難,申請案件不知被退了多少回,然而當時發生的數起社會事件,間接催促政府面對精神病人議題,協會終於得以成立。

在公部門服務滿30年,劉蓉台退而不休,往後的16年,她將心力投注在協會事務上,為精神康復者的人權、心理健康做各方面努力,期待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康復者的關懷及接納。例如透過不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倡議,發展社區型關懷據點及會所、庇護就業、社區復健中心、社區居住家園等方案,讓精神康復者能用更多元的方式融入社區,有能力面對自己過好生活,並以提升精神康復者平等參與社會、促進其自立發展為理念,擺脫對精神病人醫療化與汙名化的社會觀感。

與社區融合 才有機會平反汙名
不可否認,因為某些社會事件以及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現今社會面對精神康復者,仍以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處理。劉蓉台認為,惟有讓精神康復者與社區居民接觸,精神病人污名化的觀感才有機會減少。為促進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增進社會大眾接受度,政府提出精神病人社區融合計畫,幫助精神康復者順利回到一般人可達到的生活模式;協會也透過社區居住家園、社區復健工作坊、庇護就業等服務,協助精神康復者重回社區生活,提供機會進入就業市場。劉蓉台說,工作是精神康復者最重要的復健,協會以駐點清潔的方式,在就業服務員的陪同帶領下,訓練精神康復者進入社區學校從事清潔服務工作,當社區居民有機會感受到精神康復者投入工作的認真模樣,對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改觀。
劉蓉台(第二排左四)與各家精神醫療社工參加聯歡會。
近幾年來,公私部門透過各項精神衛生政策、宣導活動、復健成果展演等努力,逐漸改變社會大眾對精神病人的看法。劉蓉台說,過去想在社區設置復健中心,都會受到鄰近居民激烈抗爭,2018年協會開辦的社區家園,已有房東願意出租空間給我們,也算是一大進步。精神醫療社會工作這條路很長,社會大眾對精神康復者的觀感,絕非一個政策下達就能說變就變,因此劉蓉台認為,在這條路上除了靠政府的力量,精神康復者及家屬們更要學會自助與互助,盡自己所能、做可以做的事,才能推動社會一起進步。舉國外推動之同儕工作為例,認為運用精神康復者本身罹病與復健康復過程的經驗,是協助其他精神病人復元最好的借鏡,因此衍生出一種工作模式,在出院準備服務階段即將精神康復同儕工作者納入團隊,透過自身經驗的分享,讓精神康復者重回家庭與社區之路可以走得更順利。

以正向態度 面對所有遇到的問題
當精神康後者離開醫院,除了持續接受醫療,就業環境、回歸家庭、社區接納等層面的同步支持,都是精神病人能否復元的重要因素,而現今行政體系以業務內容為取向來處理精神病人的需求,由相對應的部門負責,曾經劉蓉台為了爭取精神康復者的權益福利,遊走在各部門單位之間溝通說明,為得到整合實質有助益的答案,讓她忍不住冒出「我自已來做」念頭。

這是劉蓉台面對困難的態度,當前方沒有路可走,就自已找路;當資源就是這麼拮据,就學會最有效的運用,她說,「這是每一個社會工作者都應該要學會的能力,保持正向積極的態度,不斷尋找下一個資源。」劉蓉台認為,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是一個努力就會有收成的工作,也是這個信念支持著她,46年不間斷、持續走在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路上。
康復之友協會第十六屆第三次會員大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