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家到醫院的健康照護者
新世代中醫的發展
文字撰寫|洪維珣
受訪對象|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 黃怡超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柯富揚
話焦點
人氣(281)
隨全球人口老化,各國開始擔心疾病照護負擔日益增加,這也讓傳統醫療在國際間漸受重視,我國全民健康保險自1995年開辦以來,即將中醫納入給付項目,衛福部於2019年更提出「中醫優質發展計畫」,期望透過分階段推動優質醫療、創新加值及永續發展等三大主軸策略,展露中醫長期深耕的菁華價值、並開創優質中醫的新藍海。
 
鏈結產業、開創藍海 建立中醫藥實證培訓基地
在第二個主軸,黃怡超指出,據統計,有超過5成的臺灣病友同時都看中西醫,這幾年也在耕耘和推動中西醫整合醫療模式,希望借重中西醫雙方所長,讓病友接受治療的時候,可以增加療效、減緩副作用、整體降低健保體制的負擔。當然,這必須從實證的基礎來檢視。

黃怡超舉例,以中風病人來說,從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發現,部分中風病人的生命徵象穩定之後,恢復期中若也接受中醫針灸治療,會比沒有接受中醫針灸治療者,復發和死亡率都更低;另外,針對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有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走向腎衰竭、洗腎,甚至於死亡之比率,相對於沒有接受中醫治療者之死亡率,也是較低的。

除此之外,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黃怡超說,希望能發展中醫特色醫療,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在治療上有針灸、推拿、相關中藥藥膳等,如果未來能逐步將中醫納入日間照護或長期照護的計畫之內,就可以讓長者在生活品質上有所改善。

黃怡超指出,這計畫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中醫藥專家學者良好的研究環境,以國家力量發展中醫精準醫療、中醫智慧醫療、中醫藥大數據分析及中醫藥臨床療效評估等,透過實證研究讓中醫藥理論更加有說服力,另透過累積實證,強化中醫治療精確性,增加民眾對中醫藥健康照護之信任度;未來也希望建立中醫藥診療資訊大數據資料庫,累積不同體質、疾病及對應診療模式等相關數據應用,加快中醫現代化的腳步。
中醫團隊進行太極拳及八段錦教學。
與國際交流 發展預防醫學與社區醫學
治未病和既病防變是中醫在預防醫學和社區醫學能發展的方向,黃怡超強調,現在長照推展的課題,包含提供社區醫學講座,還有長照ABC據點使用藥膳和進行八段錦活動,都可以看到中醫投入的身影,而透過研究也發現中藥能有效降低長照機構住民泌尿道感染機率,進一步增加失能長者生活品質。透過優質計畫之補助,照顧偏鄉及需要長照、社區醫療資源的地區民眾,中醫也與大家共同來面對臺灣高齡長者罹病的挑戰。

黃怡超舉例,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失能病人到最後往生,在住院或照顧機構居住的時間可能不到一年,比起臺灣很多的長者在醫院和照護機構需要待好幾年,兩者相形比較之下,我們在延緩失能方面仍有很多值得向他們學習的地方。而預防醫學方面,包含減重,八段錦、太極拳、中藥保健茶飲與養生藥膳及中藥調理的應用,也希望對民眾有所幫助。

另外,黃怡超說,在新南向國際會議上曾討論到,臺灣癌症病人的手術切除、化療、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包含落髮、噁心等,經實證發現皆能透過中醫的治療減緩;甚至在近年COVID-19疫情,中醫藥方「臺灣清冠一號」更是臺灣的驕傲,不論在新南向或其他國際會議,都跟外界分享臺灣的傳統醫藥或中醫藥研發技術如何介入COVID-19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