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轉念讓她走更穩
身為全臺首位女神經外科醫師,關皚麗坦言,同儕中只有自己一個女性,在住院醫師時期差一點想退出,因為在排值班時常會拿到鐵人班表,沒有自己的醫師宿舍,值班時跟男性同間,沒有專屬女醫師的值班室,非常不方便,不符合基本需求。後來她也轉念,碰到挫折總是認為「不必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也不要因此放棄自己喜歡的事物」。
在轉念後,她靠著積極的態度、驚人的耐力,在當時整群的男性醫師中脫穎而出,也獲得很多護理師的好感,讓她在這段時期交到不少好朋友。她說,就是要靠著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往前、拒絕享有特權,才有資格大聲說話。
推廣全英語教學 激發外交官性格
關皚麗以NGO身分參加WHA,目前為ICS候任理事長。回顧走向國際的起點,她表示,當年完成國外醫療救援歸國後,一直跟國際的夥伴們維持很好的關係,而她回到高雄醫學大學也接下醫學院教學組組長一職。個性喜歡提前多想一步的她說,「教學組長要做很多醫學跟課程的結合,高醫有醫學系與後醫系,我那時候就想推動英語教學,而且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外籍人才加入後醫系」。
這項全英語教學的計畫雖然沒有延續,關皚麗放下教學任務時,偶然被國策顧問賴春生教授稱讚「妳很適合當外交官」,這也讓她把精神放在國際醫療部分的原因之一。臺灣過去做了很多國際醫療援助,她說,當她投入的前幾年,臺灣在ICS被打壓並在2009年被退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