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毅力與誠意 成功爭取復籍
關皚麗表示,臺灣國際外科學會過去都是已故國策顧問、衛生署長、外科名醫施純仁在協助整個會務運作,同為神經外科,施純仁也對關皚麗特別親切,時不時勉勵她「這不是簡單的事,一定要想辦法爭取回來」,就算不能用臺灣二字,也可以用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但最終目標就是要爭取回復會籍。
「當時我不是核心人物啊,所以一直想盡辦法爭取說明的機會。」關皚麗發揮了驚人的毅力,第一步就是希望在ICS理監事開會時,說服委員能讓她進去現場報告。她笑說,「想要爭取回來,也要好好說清楚爭回來之後要怎麼做」,抱著忐忑的心情去報告,盡力爭取,最終讓臺灣再次回到ICS。
重回國際舞臺 還要拚一席之地
即便回到ICS,關皚麗仍不敢掉以輕心。她擔心未來可能會「歷史重演」,用同樣的方式讓臺灣失去資格,所以取得資格後的這段時間她非常努力,包括開始從學會身份向外交部申請,在ICS總部的芝加哥博物館中,利用獨立區域展出臺灣外科篳路藍縷歷史,讓世界各國參訪博物館民眾,對臺灣外科發展與參與世界各地的人道醫療服務精神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在外交部與許多醫療先進的支持下,臺灣國際外科學會於2013年在芝加哥博物館的臺灣館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