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的新延續 推廣居家護理所
對國人而言,最常用的就醫方式就是到醫院,不論是地區醫院、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醫院主要是為提供急症與重症的醫療處置,相對目前慢性為主的疾病型態及失能失智的複雜照顧,在家被照護的社區照護量能整備是必要的。
她指出,由於護理人員96%都是女性,很多醫院護理人員遇上結婚生子,因難以配合醫院三班輪值的狀況,只好選擇離職。當護理人員選擇離開醫院之後,一至兩年內如沒有回到醫院從事臨床工作,幾乎是不會再回醫院執業,這對於護理教育的投資是一種浪費,對於健康照護體系的量能也是一個損失。為讓離開醫院的護理人員可以持續在健康照護體系執業,居家護理所布建計畫就是來鼓勵已具備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在因人生歷程改變,不得不離開醫院時,可以選擇不要放棄護理專業,透過微型創業開設居家護理所,提供個案出院後連續性的全人及家庭照護。
蔡淑鳳說,如果以里為單位,視為社區,在社區中設立居家護理所,就像想像社區如是病房,村里的街道像是病房的走廊,而居家護理所就是社區中間的護理站,住家中的照護床,就像是醫院的病床,護理師走動到住家,在個案最熟悉的住所:家,提供醫療照護,依法護理師有4年經驗即可開設居家護理所,因應個案需求到家提供個別化及連續性照護,不但可兼顧工作與家庭,還可以持續護理職業生涯,如有幾位夥伴共同創業,透過班別設計可自主彈性執業,讓護理人員之專業職涯可以做好做滿。
智慧科技助力 提升服務品質
居家護理所目前約有721家,為了讓未來有更可近的居家護理所提供民眾家庭護理,照護司透過輔導計畫培養種子師資,協助想要出來開業的護理人員設立居家護理所,同時也建立實證照護指引與繼續教育,持續提升居家護理人員所需的最新臨床照護知識及技能,提供全人照護。
目前居家護理所的評鑑制度是以居家護理臨床照護的邏輯設計,評鑑不需要再準備書面審查資料,而是結合護理人員日常照護過程的邏輯扣合繼續教育與評鑑指標相對應,透過居家護理照護管理系統達到「教」、「評」、「用」的一致提升照護品質,而隨科技進步,居家護理所未來也會導入更多元的科技應用。蔡淑鳳說,先建立大數據,再透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未來智慧科技可減輕護理照護負擔,並提升照護效率。目前有99%的居家護理所已使用居家護理照護管理系統,該系統從2022年累計至今,約已提供了16.5萬在家照護的個案。
未來展望 社區端照護日趨重要
因應人口老化、疾病慢性化、照顧長期化,在家被照顧的需求日益增加,居家護理所及全人家庭護理模式的布建及推進,是未來健康照護體系永續的新韌力。
從醫院走入社區,日日福居家護理所負責人曾士嬴笑說,一開始在介紹居家護理所工作時,一度被誤認成是安養機構,還有民眾直接問「有人住在你們那邊嗎?」這時候就必須要跟民眾解釋,居家護理所提供的是到宅的護理與照護服務。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