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光讓他們開始體驗人生
特殊兒少視覺復能計畫
文字撰寫|賴品瑀
受訪對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侯鈞賀
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職能治療師 蔡麗婷
兒少視覺復能計畫之個案家長
話焦點
人氣(7)
為接住每位孩子的醫療需求,衛福部自2022年10月起擴大辦理「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由眼科醫師、職能治療師、驗光師及社工師等專業人員組成團隊,配置專屬診療空間與無障礙設施設備,給予更精準的評估及診斷,掌握黃金期治療與復能等整合型醫療服務。
 
特需兒視覺問題 與腦部發展缺陷相伴
臨床顯示中度和重度障礙的特殊需求兒童及青少年,比一般孩少更易發生視覺問題,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侯鈞賀解釋,由於腦性麻痺或基因遺傳等原因,影響腦部發育造成智能障礙、多重障礙者。其腦部發展缺陷常會引起視覺缺損的發生,因為處理視覺相關訊息的細胞占大腦約7至8成,同時視覺刺激也會牽涉到腦部的發展。

這些孩子的視力問題主要有屈光異常,像是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度數,還有斜視、追視能力不佳、眼前震顫、視野受限等問題。但常因專注處理本身身心障礙的問題,以致忽略視覺功能障礙,甚至錯過黃金治療期。

侯鈞賀強調,由於特需兒有視覺障礙的比例較高,且不易被察覺,更應盡早接受視力篩檢。但實務上特需兒較難配合維持固定坐姿與視線,或囿於其認知與溝通能力不足,也無法運用一般的C、E視標測定視力,需要花更長時間以及更多資源,幫助這些孩子進行檢查與復健,因此衛福部推動「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
「特需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打造獨立診療空間及設備,幫助特需兒少擁有平等的醫療權利。
守護健康與醫療權利 特需兒門診開跑
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蔡麗婷回顧,2018年衛福部醫事司開始規劃身心障礙兒童眼科特別門診,2019年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率先展開「特殊兒童眼科示範中心」試辦計畫,當時收案人數超過100名,臨床成效備受推崇、參與個案滿意度極高。蔡麗婷指出,特別門診不僅需要較大的空間配置,且一診最多只能看6位兒童,但為讓特需兒享有平等醫療權,就必須提供他們更多的就診時間、人力與空間。

2022年擴大辦理「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除原本設定獨立診療檢查空間、推動醫療團隊整合服務以及無障礙設施設備外,更將原本參與的醫院家數由1家擴大至5家,並增加醫療與復健服務次數與時數,服務年齡層也從兒童延長至青少年,並且加強提供中重度障礙個案和3歲以下幼童服務,總計服務約600位個案。承接「復能據點暨管理中心」重任的臺大醫院,在去(2023)年成立「特殊需求視覺中心」,同步輔導參與醫院優化醫療品質、並提供即時醫療諮詢服務、辦理教育訓練及開發視覺障礙民眾適用復能教材。目前正在規劃下一階段計畫,預計將復能據點倍增至10處,也期許未來能整合學校的特教資源,繼續陪伴孩子邁向就學、就業與自理的過程。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