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煙霧迷思
電子煙危害知多少
受訪對象|陽明交通大學助理教授 許銘能
文字撰寫|林怡慧
樂分享
人氣(5)
無論是傳統的紙菸,或是近年新興的電子煙及加熱菸,任何形式的菸草或含尼古丁供吸食的產品,都會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菸害防制法》已於2023年修法通過全面禁止電子煙的製造、輸入、販賣及使用,但坊間對新興菸品仍存在不少迷思,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助理教授許銘能為大家解惑,建立正確認知。
 
遠離電子煙糖衣 落實三不政策
電子煙是以電池通過加熱元件,將含有尼古丁、丙二醇、香料等化學添加成分的菸油加熱霧化,產生氣體供人吸食。近年來,菸草業者利用口味多元和酷炫的包裝設計,吸引年輕族群嘗試電子煙,甚至為規避查緝,常以糖果、甜點、擴香精油或電子煙主機皮套等,取代電子煙產品照片,或以電子果汁、維他命棒等代號進行網路販售,導致青少年網購時誤觸電子煙風險。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健康署)202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形在5年間快速倍增,推估超過5.4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許銘能指出,電子煙雖然沒有經過燃燒過程,不像紙菸會產生焦油與一氧化碳,但煙霧中仍含有尼古丁、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質,對大腦與身心正值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來說,不僅影響腦部發育,也會增加未來轉為抽紙菸的機率,對健康造成長期危害。健康署也提醒青少年,遵守拒絕電子煙三步驟,以不嘗試、不購買、不推薦,守護自身健康。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