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群深耕社區 提升基層醫療、預防保健
臺灣的家庭醫師制度起於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衝擊集中式醫院的教訓,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簡稱健保署)展開「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計畫)由同地區5家以上基層診所與合作醫院共同組成「社區醫療群」,由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或家庭醫學科等專科醫師組成團隊,針對高齡、慢性病、醫療高利用的民眾提供周全性、協調性且連續性的社區醫療服務,統計去(2024)年,全臺計有522群、5,544家診所參與家醫計畫,收案會員數為627.3萬人。
社區醫療群除一般基層醫療,更肩負起預防保健、衛教宣導與多元諮詢、個案健康管理服務。會員可以藉由24小時諮詢專線、即時通訊軟體、電子郵件等多元工具向所屬家醫群諮詢並取得適當就醫指導,家醫診所也可藉由主動聯絡來提醒關懷個案,協助健康管理並提升照護品質。同時社區醫療群與醫院的合作包括轉診優先掛號、門診或住院等醫療處置快速通道、追蹤治療結果、開辦共同照護門診等機制,逐步落實連續性與整合性的照護。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指出,從2023年收案會員在成人預防保健、子宮頸抹片檢查、糞便潛血檢查、老人流感注射率等4項執行率高於全國基層診所平均的表現,可見初步落實了家醫制度的目的。
耕耘已久的家醫制度在2021年Covid-19高峰同時有500至600萬人感染時展現出實力,當時家醫群在社區基層提供與醫院同質的醫療服務、心理輔導,更配合通訊診療,落實醫療系統的分級、分流,協助國人度過疫情,是臺灣沒有進入全面封控的一大功臣,這也顯示家醫計畫已在提升基層醫療品質、民眾預防保健檢查率有具體成效,是穩健進入大家醫計畫的基石。
邁向2.0 大家醫計畫整合三高慢性病照護
大家醫計畫的主軸是整合各項慢性病照護計畫,由於三高相關疾病對國人影響僅次癌症,耗用了第二高額的醫療資源,約是1,676億點,劉林義表示,從守護國人健康與紓解醫療資源壓力來考量,健保署將糖尿病、初期慢性腎臟病列為優先整合的慢性病照護方案對象。
![]() |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