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露營食材保存原則 野炊不踩雷
在露營野炊時,食材如何保存及處理是一門學問。從家裡出發至營地,往往需要數小時,露營活動也可能超過2天以上,期間食材若不能妥善低溫保存,就可能出現變質狀況。尤其是生鮮肉類、海鮮、乳製品及蔬果熟食,更需要在7蚓以下冷藏,才能抑制細菌生長。露營期間若不能攜帶插電式小冰箱來存放食材,除了避免準備生鮮類,也必須加強容器保冰效果,可搭配保冷劑,並將冰桶存放在陰涼處,減少開啟次數,以確保食材保鮮。
為了打包攜帶方便,許多人會將生熟食一起存放,但生食中可能含有微生物或寄生蟲,若與熟食混放或共用器具,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因此露營野炊時,生食與熟食應分開存放,連砧板、刀具也應該區分生食、熟食專用。將生食與熟食分開放在密封盒中是最佳做法,但若只能袋裝,一定要將袋口確實密封;容易出水的食材,建議放在箱子底層,乾鬆的食材則放在上層,減少交叉污染的風險。
野炊食材充分加熱 衛生習慣不可少
適當的加熱過程可以殺死細菌,也可以讓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失去活性,因此野炊時,所有食材都應該充分加熱,並確保食品中心溫度達到70蚓以上,才能有效殺死細菌。雖然露營是一個隨心所欲、自在放鬆的過程,但是烹調好的食物,應該儘速食用完畢,尤其是高溫的夏天,食品放置在室溫超過2小時,細菌就可能大量繁殖。當然個人衛生也不容忽視,掌廚者在處理食材前後都應該澈底洗手,有傷口也必須包紮,避免將細菌帶入食品中。
掌握食材新鮮、設備清潔、生熟分開、澈底加熱等原則,注意每個環節的衛生管理,就能讓每一次露營野炊都吃得安心、玩得盡興,寫下更多美好回憶。
![]() |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