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逆境、邁向自立
就業路上有社勞政攜手陪伴
資料提供|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文字撰寫|林恆祐
話焦點
人氣(18)
不只是給食物,還提供釣竿、漁網,甚至還有適合的漁場。對一些原本謀職條件不好的朋友,可以透過社政與勞政部門共同推出的「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計畫」,獲得進入職場的機會與信心,幫助他們安心邁出逆轉人生的第一步。
 
工作不只可以有穩定的收入,還能幫助一個家庭維持生活,更是學習技能、人際交流、找到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幫助大家脫離貧窮的各項努力中,「幫助大家找到工作」一直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以積極福利替代消極救助 從就業走向脫貧、自立
2004年我國的社會福利綱領提出:「以積極福利替代消極救助」,揭示協助低收入戶脫貧自立的政策主軸。2005年《社會救助法》增訂第15條之1,規定地方政府得設計方案幫助低收入家庭脫離貧窮邁向生活自立。2016年衛福部發布《協助積極自立脫離貧窮實施辦法》,引導地方政府可以自行或是和民間合作提供多元脫貧措施, 從早期的教育投資、就業自立、資產累積三大重點,擴展到社區產業、社會參與等多元做法,讓服務內容更豐富。
精益求精 社勞政磨合中同進步
為了能整合社政與勞政服務資源,有效協助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就業自立,衛福部與各地方政府執行「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2022年擴大全國推動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措施,這項「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計畫」有三大重點:
1. 整合不同單位的資源,幫助找工作有困難者排除就業障礙並媒合工作。
2. 定期培訓社政與勞政單位的服務人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並強化合作共識與服務轉銜。
3. 推出相對存款配合機制,鼓勵就業不利處境者能養成存款的習慣,從而增加穩定就業的意願,並累積家庭的資產。

「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計畫」的服務對象包含低(中低)收入戶、家庭暴力受害人、脆弱家庭、長期失業者、沒有升學和工作的年輕人與更生人等就業條件相對不利處境者。這些人經由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各服務中心或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工訪視後,若有就業意願但因為需照顧家人、健康狀況、技能不足等原因有就業困難,各地方政府會啟動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一整套的服務,例如托育補助、交通補助、結合職訓資源等,讓他們可以解決就業障礙的問題,順利找工作。

為了鼓勵穩定就業,還有一項「存錢獎勵」方案,只要穩定工作1個月並每月存下1,000至3,000元,政府會用一比一方式補助同樣的金額,穩定存1年後就可以領出運用。舉例來說,以每月存入1,000元為例,存入後則由「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計畫」提供相對配合款1,000元,存滿12個月後,共可領回2萬4,000元以及其存款所衍生的利息。

無後顧之憂的職涯發展 弭平就業障礙
相較於一般人可以直接找工作,有些人因為交通、家庭照顧等問題,使找工作變得困難重重。「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計畫」就特別針對這些就業障礙者給予協助。

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是因為能力問題,而是因為要照顧小孩、老人或身心障礙的家人。針對這類情況,該計畫的社政人員會協助媒合日照中心、公共托育、保母等照顧資源,也協助申請老人津貼、托育補助、育兒津貼等現金支持,讓照顧家庭與找工作可以同時進行。

社政與勞政聯合服務 跨域整合資源提升服務效能
早期由社政或社工人員將有就業意願的弱勢民眾資料轉介予勞政單位提供就業服務,常遇到無法與民眾取得聯繫、民眾就業障礙尚未排除、就業意願搖擺不定、民眾對就業市場不了解等問題。經檢視近年實務經驗,社政、勞政聯合服務行動實驗方案將民眾的就業意願細分程度、就業準備細分階段,先由脫貧社工人員評估弱勢民眾的就業障礙、家庭財務情況對其經濟生活、就業意願的影響,並協助結合家庭所需要的托育、課後照顧、長期照顧等服務,另與勞政單位的就業服務員合作,進行就業諮詢協助民眾了解其就業準備與就業市場,更重要的是採取「聯合會談」的全新服務方法,由社政、勞政、民眾一起會談,社勞政共同評估民眾的就業意願與準備,與民眾共同訂定就業計畫,並持續由社政提供福利服務資源提升就業的成功率,由勞政媒合適才適所的就業機會、協助求職,或媒合職訓資源,並於民眾就業後追蹤職場適應情形,協助其穩定就業。

從各縣市回報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的服務績效,可以發現「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計畫」服務涵蓋率從2022年的76.52%爬升至去(2024)年的94.90%,顯示在社勞政兩單位攜手合作下,接受服務的比例持續增加。

從精實邁向多元 專業知能及服務品質持續深化
衛福部這幾年也持續充實地方政府脫貧社工人力,並且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協助各地方政府,提供多元的就業促進配套服務,或相關脫貧服務,讓地方的社勞政第一線人員持續共同合作提供服務,讓就業促進服務變得更專業、更有效率。

這當中包括:舉辦聯繫會議、訓練課程、請外部專家來指導、建立跨機關溝通平臺等。讓不同單位的工作人員熟悉彼此的工作方法與資源,建立共同目標與默契。

現在的就業促進不再只是把人轉介到某個單位,或是協助就業,藉由社勞政的合作,也擴展多元的就業管道,比如擴大到社區產業以協助民眾在地就業,同時透過社政或社工人員的協助,也讓經濟弱勢者參與脫貧服務,其中包含財務教育及管理、志工參與或創新服務等不同面向,協助家庭累積更好的人力與社會資本,而這不只幫助個人或單一家庭,也活化了整個社區的人力資源,為整體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未來,衛福部會持續加強社政與勞政人員的專業,打造適合臺灣經濟不利處境者的就業服務模式,並建立服務指引,讓這套服務能更有效、更貼近民眾的需要,中長程也希望透過民眾的參與,協助經濟弱勢家庭達到自立脫貧之目標。
114 年度社勞政聯合促進就業服務成果發表會暨共識營。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