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機構住民口腔健康
進而延緩衰弱預防失能
受訪對象|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口腔衛生委員會顧問 黃明裕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口腔衛生委員會執行長 郭文傑
文字撰寫|黃倩茹
享新知
人氣(12)
實證醫學已證明「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衛福部自2023年起委託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牙全會)連續3年推動「住宿式機構口腔照護工作教育訓練計畫」,在全臺各地舉辦種子師資培訓課程,將正確的口腔照護技巧帶進機構,守護住民口腔健康,進而延緩衰弱、預防失能。
 
口腔健康為全身健康之基石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口腔健康為全身健康之基石」,據實證醫學研究顯示,口腔清潔沒做好容易造成細菌感染,首當其衝就是產生「牙周病」,牙周病與全身性疾病高度相關,例如:腦部的智能(失智、阿茲海默症等)、胰島素的分泌(糖尿病)、懷孕婦女易生出早產兒或新生兒體重過輕、呼吸道感染或吸入性肺炎、消化道疾病(直腸癌、腸胃道疾病等)和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口腔健康不良會使上述疾病發生的風險倍增。牙全會口腔衛生委員會顧問黃明裕強調,不只是口腔健康不良會帶來身體的疾病,口腔衰弱(功能不佳)也會影響進食及營養的攝取,進一步造成身體的衰弱,對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影響甚鉅。
「口腔衰弱會增加身體衰弱、肌少症、失能及死亡的風險,因此重點在於預防口腔衰弱,當發現有口腔衰弱傾向,就需要盡早介入以免導致失能。」黃明裕指出,日本自2012年開始,在千葉縣柏市進行一項為期4年有關高齡長者口腔健康的前瞻性研究,經由簡訊通知,全市1.2萬名長者中有2,300多位自願加入成為研究對象。研究開始時,收集高齡長者的16項口腔狀況,2年後收集身體衰弱與肌少症情況,4年後看介護保險的使用情形與死亡紀錄。研究於2018年發表,發現有6項不佳的口腔狀況(自然牙數目、咬合力、構音能力PaTaKa、舌壓、主觀論述咀嚼困難、主觀論述吞嚥困難)與身體衰弱有顯著的關係,若6項中有3項便是口腔衰弱,若6項中有1至2項,則是瀕臨口腔衰弱。

目前大多數民眾已經知道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對身體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會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血壓、血糖和血脂。黃明裕秉持相同的理念,向民眾推廣口腔健康對全身健康的重要性。初步以住宿型機構的住民為對象,提升住民口腔健康,預防衰弱及延緩失能。他強調「口腔健康的概念不是僅限於機構住民,而是要推廣至全民。讓全民都能注重口腔健康以保持身體健康」。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