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多元需求 跨專業團隊照護全人口腔健康
牙科中的口腔顎面外科長期在住診、門診與急診三大領域皆角色吃重,在醫學中心或其他層級醫院中,與多數專科與甚至各職類都有交集與合作經驗,而專科醫師制度上路後,各專科則更能藉由發揮自身的專業,在整合療護中共同合作,並積極參與跨專科醫療與跨領域照護。
賴向華表示,未來醫療已從過往以醫師為主轉向以病人為主的思維,盤點其需求並以團隊合作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整合照護。以口腔癌病人照護為例,除了需要化療、手術外,術後還可能面臨顏面損傷、咀嚼吞嚥能力下降甚至回歸社會時的心理、社會支持課題,因此除需牙科內的口腔顎面外科、口腔病理科、特殊需求口腔醫學科等專科外,還要有耳鼻喉科、護理、營養、職能治療、心理、社工等不同專業領域人員跨專業合作進行照護與復健。衛福部後續將研擬專業領域合作課程及活動,進行試辦與推廣,以提供全人口腔照護。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WHO)表示口腔健康為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賴向華指出,現代醫療已從救命前進至提高生活品質,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之相關性已具備實證基礎,例如牙周病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已獲證實;因此牙醫要照顧的不只是口腔,而是國人全身系統性的健康。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王振穎指出,目前家庭牙醫專科的訓練重點即集中在跨科及跨領域的全人、全家、全隊照護,從口腔疾病的診斷到全身疾病患者的相關口腔照護、防患於未然的預防牙醫學、與多專科跨領域合作的訓練及中介轉診能力等,為的是有效串連和執行社區預防牙醫的力量。學會近期即已與糖尿病學會合辦研討會,共同思考從口腔黏膜檢查、牙周病治療中預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並積極規劃更多與各專科學會交流或進行跨科跨領域的研討。
目前已取得家庭牙醫專科證書者共有2,169人,是十專科中人數最多者,王振穎表示,雖然家庭牙醫學和一般牙醫學的訓練算是最相近,但並非在社區(例如基層診所)服務就能算是家庭牙醫,是否有整合能力替病患規劃適當的治療計畫,並正確轉介給符合需求的治療團隊,才是專業所在。
再者,健康促進和預防牙醫學亦是家庭牙醫的職責,政府需要透過社區或調查計畫來制訂政策,而家庭牙醫專科醫師參與並實際執行後,也才能熟知其執行要點和內涵,進一步成為協助推動口腔衛生政策的生力軍。因此學會主動承接了許多政府計畫,並訓練會員相關技術,從參與健康促進和預防牙醫的行動中,來體現家庭牙醫的重要性與功能。
只為精益求精 一般牙科完成再投入兩年專科訓練
截至今(2023)年1月底,我國共計發出牙醫專科醫師證書5,758張,目前執業人數為5,604人,且持續有新血投入受訓,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以前3個專科共收訓59人、2020年5個專科共收訓112人、2021年9個專科共收訓178人,2022年10個專科各訓練機構合計開出613個名額,持續培育更專業的牙醫師,滿足臨床照護及臨床訓練師資的需求。
一般牙醫在畢業取得證書、並完成為期兩年的牙醫學訓練後,即可提供民眾口腔醫療照護,至於後續思考是否投入專科訓練,可選擇邁入急、重、難症的專科別精修,或是以社區與居家為場域來進行全人照護。而完成2至3年的專科訓練、並通過甄審取得專科醫師證書的牙醫師,其專科醫師證書的效期為6年,後續須參加該專科足夠的繼續教育訓練才能展延,以督促專科醫師持續精進。
隨著專科醫師制度上路一段時間後,衛福部預估各專科的收訓狀況將趨於穩定,屆時可依國人口腔照護需求調度各專科的訓練狀況,以逐步達成人力供需之穩定。不過,目前並無強制要求牙醫師投入專科訓練,亦無刻意追求受訓人數,口腔健康司著眼的重點是,怎麼讓完成訓練的專科醫師可以留在醫院。
承擔急重難症與教學 留下專科人才是醫院課題
賴向華解釋,醫療走向分級已是必然趨勢,一般牙科在基層負責一般的醫療狀況,專科醫師肩負的責任則是在醫院精進急重難症的治療技術,並投入教學傳承後輩。
由於在臨床醫學教育上最主要場域即是醫院,要有充足病例數量、專任師資能量與豐富人才庫,才能有紮實的專科訓練,其中又以師資最為重要。
收集了各醫院第一線狀況的中華民國醫院牙科協會顧問蔣維凡提醒,當專科設立不足時,師資必然也將不足。依協會調查結果,目前全臺44所區域級以上牙科實習教學醫院中,符合設置10科牙醫專科醫療科別的只有11家醫學中心等級醫院,若以「醫師法施行細則」所要求的七項主要專科,其他三科(家庭牙醫科、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口腔病理科)為相關專科來看,符合的也只有1/4。
蔣維凡認為,這些統計不僅顯示目前牙醫專科診療科別的完整性仍具有成長空間,且專科分布也有區域性不平等及部分專科設立的普及性不足的狀況,甚至出現部分訓練機構出現因專任教師不足而面臨退場的困境,因此協會擔憂,若醫院牙科臨床教師總數沒有增加,那麼在牙醫十科制度實施後,可能反讓專科的普及性更加惡化。
協會經多年內部討論,認為專科設立不足不均狀況與師資不足的主因應為健保政策方向影響醫院經營策略、與外部自費市場吸引人才流動兩點。因此協會建議可先從增加教學津貼出發留下師資,後續也可考量同儕扶助、專任教學型主治醫師、教學醫院評鑑納入必評科目或是受訓醫師收費制度手段來誘導各醫院強化牙醫醫療,中長期的目標則是落實分級醫療及開發口腔醫療新領域,以發展專科同時把人才留在醫院。
政府民間齊攜手 共同守護國人口腔健康
我國推動牙醫專科醫師制度,係以強化專業分工,建立跨專業、跨領域之口腔整合照護團隊,全面回應國人口腔醫療需求為目的,亦可藉由完善專科醫師制度,逐步補足臨床訓練、教學之師資人力需求,為達此一目標,除政府部門之政策引導外,亦有待學界及民間共同合作,一步一腳印攜手前行,逐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全面提供國人優質口腔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