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牙醫專科醫師分科制度
從專業出發 提供優質口腔醫療
文字撰寫|賴品瑀
受訪對象|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 賴向華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 王振穎
     中華民國醫院牙科協會顧問 蔣維凡
享新知
人氣(59)
我國牙醫專科醫師制度係為完善牙醫師在特定口腔醫療範疇之訓練,提供民眾更優質口腔醫療服務。1999年起至2009年間陸續開辦,自草創之初的口腔顎面外科、口腔病理科及齒顎矯正科共3個專科,至2018年10月5日發布之牙醫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將3個專科增加為10個專科,以完善牙醫各項專業服務,提供全人口腔照護。
 
牙醫專科醫師制度自1999年的口腔顎面外科打頭陣,陸續再有2001年的口腔病理科、2009年齒顎矯正科2項專科。2018年10月衛福部發布「牙醫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後,陸續於2019年公告兒童牙科,2021年公告牙髓病科、贋復補綴牙科、牙體復形科、牙周病科及家庭牙醫科,並於去(2022)年公告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使牙醫專科自原有的3項專科增至10項專科。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賴向華說明,世界先進國家亦多在口腔醫學範疇設有專科制度,例如美國9大專科中,與國內相同有牙髓病科、口腔與顎面外科、口腔病理科、牙齒矯正科、兒童牙科、牙周病科、贋復補綴牙科等7科,不同者有口腔公衛科及口腔與顎面放射科2科,無家庭牙科、牙體復形科及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而部分歐洲國家設有14牙科專科,除上述專科也將口腔藥理學科和公共衛生預防科列入。

而我國設有10大牙醫專科,完備牙醫專科醫師制度的目的,則在因應國人人口結構,口腔疾病型態之改變,需藉由強化專業分工及發展全面回應國人口腔醫療需求。衛福部將持續推動及精進專科醫師制度,以提供民眾全人口腔照護,從口腔醫療結合不同專科及專業,建立跨專業照護團隊,以提升口腔醫療服務品質,朝向符合民眾需求方向努力。
看見多元需求 跨專業團隊照護全人口腔健康
牙科中的口腔顎面外科長期在住診、門診與急診三大領域皆角色吃重,在醫學中心或其他層級醫院中,與多數專科與甚至各職類都有交集與合作經驗,而專科醫師制度上路後,各專科則更能藉由發揮自身的專業,在整合療護中共同合作,並積極參與跨專科醫療與跨領域照護。

賴向華表示,未來醫療已從過往以醫師為主轉向以病人為主的思維,盤點其需求並以團隊合作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整合照護。以口腔癌病人照護為例,除了需要化療、手術外,術後還可能面臨顏面損傷、咀嚼吞嚥能力下降甚至回歸社會時的心理、社會支持課題,因此除需牙科內的口腔顎面外科、口腔病理科、特殊需求口腔醫學科等專科外,還要有耳鼻喉科、護理、營養、職能治療、心理、社工等不同專業領域人員跨專業合作進行照護與復健。衛福部後續將研擬專業領域合作課程及活動,進行試辦與推廣,以提供全人口腔照護。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WHO)表示口腔健康為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賴向華指出,現代醫療已從救命前進至提高生活品質,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之相關性已具備實證基礎,例如牙周病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已獲證實;因此牙醫要照顧的不只是口腔,而是國人全身系統性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