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治療計畫書不僅依循標準化療程,同時也兼具個人化調整,是由整合腫瘤內、外科、放射腫瘤科、病理科、影像診斷科等癌症相關科別醫師,並包含營養師、心理師等的跨科別團隊,以癌友為中心經多專科團隊會議討論後產生,每位癌友的檢查結果不僅能得到各科醫師專業意見,更有個案管理人員掌握病患照護資訊、營養師把關病患營養狀態適時提供飲食指導等,當癌友面臨心理或經濟困境時,相關心理師、社工也能即時介入,由多專科團隊一路伴行,不僅使治療策略更完整與全面,癌友也能以更穩健的身心狀況面對療程。
認證引導 「有條件通過」有效提升治療品質
認證基準建立之初,已參考國際經驗同時也經過國內醫界共識,後續更依據醫學新知與配合臨床實務持續改版,癌症診療品質認證精進計畫主持人常慧如醫師回顧過去認證基準的修訂歷程,包括第二版新增放射線治療、人員再教育、影像診斷品質、腫瘤個案管理,第三版新增心理照護諮詢,第四版新增緩和照護等領域,常慧如認為改為兩階段認證程序更是重大改革,由第一階段以「有條件通過」的機制逐步指導醫院建立制度的基礎,再走向第二階段更順暢的運作與追求治療品質提升,讓醫院能更有規劃的逐步強化照護能力。
癌品醫院在成立跨科團隊同時,也必須設立「癌症委員會」督導相關單位運作以確保照護品質,更有設定「必要提報事件」、每年需出版癌症診療與照護報告,並選取2項期別存活率進行檢討分析與改善等規範,這些都是促進癌品醫院有效提升醫療品質的機制。蔡森田舉例,曾有1位因舌癌切除大部分舌頭的癌友,正在接受後續的化學及放射治療,當時癌友自行要求、且評估其還能自行攝取流質食物而為其撤去鼻胃管,不料後續該癌友卻因為進食時發生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而過世,當時醫院根據「術後30日內過世的病例符合必要提報事件」舉行檢討會議,為了防止以後再發生類似案例,修正了照護準則,因而有效避免了類似情形發生。
癌症政策相輔相成 癌品醫院有後盾
目前第六版認證基準正在研擬中,預計於2027年啟用。蔡森田指出,如何讓剩下近2成癌友也能得到癌品醫院同等品質的照護,是目前值得重視課題,不只是從認證督促癌品醫院提升,健保給付與獎勵機制的調整,或是配合醫學中心評鑑中推動「區域聯盟」的規劃,這些醫療政策都與精進癌品醫院服務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