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把握0至6歲兒童發展關鍵期
資料提供|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文字撰寫|林恆祐
話焦點
人氣(14)
為守護兒童健康福祉,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健康署)推動「兒童發展篩檢與聯合評估」機制,以及早發現疑似發展遲緩的兒童,並及早轉介進行發展評估,同時銜接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簡稱社家署)所提供的社區療育相關資源。
 
家長與專業團隊攜手 共渡發展監測、篩檢、評估三大關
健康署回顧我國提供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的歷程,從最初以一般的身體檢查及基礎疫苗接種為主,逐步納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概念,未滿7歲兒童7次免費健康服務與衛教指導,依據建議時程提供包括身高、體重、頭圍等生長評估;聽力、眼睛、口腔、髖關節、隱睪、心雜音等身體檢查;營養狀態等,透過加強早期發現疾病或健康問題,可以及時轉介接受健康照護,或透過衛教指導提升家長或主要照顧者照護知能。

0至6歲是兒童發展的重要階段,去(2024)年7月上路的「未滿7歲兒童6次兒童發展篩檢」新制再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以掌握療育契機,內容包括「發展監測」、「發展篩檢」及「發展評估」等三道關卡,並由醫療端與家長合力進行。

在此機制中,家長或主要照顧者扮演的重要性不亞於專業醫師的關鍵角色,先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發展監測」,自行觀察、記錄兒童日常發展情形;並依補助時程帶孩子接受「發展篩檢」,由兒科、家醫科與幼兒專責醫師使用健康署委託馬偕紀念醫院兒童發展暨早期療育評估中心所研發「兒童發展篩檢評估量表」,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等四大面向進行篩檢。如發現有疑似發展遲緩問題,則安排「發展評估」,由專業的跨專科醫療團隊進一步診斷及釐清病因,以充分掌握兒童發展狀況與及早發現異常。

在地專業篩檢、聯合評估 全臺各地上千院所串連服務
健康署目前正在持續加強宣導家長多加利用「發展篩檢」服務,要將使用率再提高,同時經由教育訓練讓更多醫師能執行兒童發展篩檢。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自2024年7月1日至今(2025)年6月,已有2,637位醫師取得服務資格。

目前全國總計有1,247家醫療院所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為了因應篩檢異常之轉銜評估量能,及減少評估的等候時間,健康署持續擴大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家數已由2022年的52家增加至2025年的88家,「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重點中心」亦由2024年的10家增加為2025年的17家,全臺合計能提供4萬3,957人次的發展評估服務。綜合報告書取得時效亦有所改善,初評個案30工作天內完評率提升至75.1%,複評個案45工作天內完評率提升至94.6%。

兒童發展篩檢2024年7月上路至2025年6月30日,已有40萬2,594人次的6歲以下兒童曾使用篩檢服務,其中經醫師篩檢發現異常「需轉介」者,共有2萬5,499人次(異常率6.3%)、需「衛教並持續追蹤」計6萬3,270人次(衛教追蹤率15.7%),而「通過」者,計31萬3,825人次(通過率78.0%)。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