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把握0至6歲兒童發展關鍵期
資料提供|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文字撰寫|林恆祐
話焦點
人氣(14)
為守護兒童健康福祉,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健康署)推動「兒童發展篩檢與聯合評估」機制,以及早發現疑似發展遲緩的兒童,並及早轉介進行發展評估,同時銜接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簡稱社家署)所提供的社區療育相關資源。
 
考量家庭需求 讓服務更適切、有品質
走過監測、篩檢與評估流程後確診有發展遲緩問題的兒童,若能得到早期介入及治療,遲緩程度與發展品質尚有機會得到改善,並經由發展生活技能與社會適應能力,增強他們的個體獨立性,能減少家庭與社會的長期負擔,進而促進孩童及家庭的社會參與。

檢視過往的早療現場,部分家長因擔憂及未獲得妥適全面療育服務,尋求四處就醫,導致患童過度治療,不僅耗用醫療資源,也可能造成療效不佳的遺憾。為此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動「全民健康保險早期療育門診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打破過往論量計酬的給付方式,設立品質獎勵金及監控指標,引導醫療院所以「個案管理」概念提供更適切、更有品質的早療服務。

改善方案要求醫事服務機構組建的早療團隊,需包括具有復健科、精神科、小兒神經科或兒童心智科之專科醫師任一者,與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聽力師、臨床心理師及社工師等專任專業治療人員。

為協助強化家長在早療過程的參與,團隊將先協助家長瞭解個案的發展及優、弱勢能力,並尊重其文化差異及關心重點,在此基礎下,由家長與專業團隊共同訂定以個案為中心並考量家庭需求的療育目標、療育計畫。由於除了到機構接受治療外,居家療育活動亦相當重要,因此團隊也將提供家長個別化居家照護或訓練技巧的示範與指導。

融入在地、連結資源 讓孩子在自然情境中學習
為落實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服務理念,社家署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中擴大了布建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資源的經費,以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結合社福、衛生及教育等專業人員,不僅提供兒童早療服務,同時也進行家庭支持、社區預防及社區培力等服務,讓有需求的孩子及家庭均能就近獲得相關資源。

截至2025年3月,全國已布建「社區療育服務」123處,這些據點由社會福利機構、團體或設有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兒童福利及特殊教育等相關科系的大專校院承辦,可以連結到社會工作人員、教保人員、醫師及其他專業治療師等專業團隊資源。

社區療育服務據點彈性運用定點式、走動式及到宅等服務型態,不僅讓家長能就近取得家庭支持服務,還能結合當地文化並善用社區資源,協助孩子在社區內熟悉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在熟悉的家人與團隊陪伴下逐步自然發展身心。這些據點還能持續連結與培力社區,讓社區在地力量一起協助兒童發展知能,讓孩子們能在鄰里關懷下享受更無礙的生活。

了解更多
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
兒童發展篩檢影片
兒童發展篩檢懶人包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