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機構住民口腔健康
進而延緩衰弱預防失能
受訪對象|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口腔衛生委員會顧問 黃明裕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口腔衛生委員會執行長 郭文傑
文字撰寫|黃倩茹
享新知
人氣(12)
實證醫學已證明「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衛福部自2023年起委託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牙全會)連續3年推動「住宿式機構口腔照護工作教育訓練計畫」,在全臺各地舉辦種子師資培訓課程,將正確的口腔照護技巧帶進機構,守護住民口腔健康,進而延緩衰弱、預防失能。
 
郭文傑以自身經驗分享,到住宿式機構關懷住民的口腔健康,並不是每一位住民都願意配合,尤其口腔又是一個比較有侵入性的區域,常常會遇到住民牙關緊閉、不願意張嘴的情形,此時,牙醫師就需要透過一些互動方式,像是從握手撫摸、按摩(減敏感治療)開始,甚至用熱毛巾的敷臉,讓住民肌肉放鬆並感受到牙醫師的關懷與誠意,才有機會降低住民的戒心,願意配合口腔清潔或口腔治療工作。

多語線上課程 讓正確的口腔照護觀念落實
走訪各個機構,黃明裕和郭文傑都感受到,對住民而言,照顧服務員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也是最了解他的身體需求與狀況的人,因此希望透過種子師資培訓課程,將口腔照護的正確觀念與方法傳達給每一位照顧服務員,進而照顧好住民的口腔健康,為健康老化奠定基礎。
牙全會在全臺各地培訓住宿式機構口腔照護工作種子師資,希望種子師資能將正確的觀念及技巧傳授給機構內照顧服務員,維護住民的口腔健康。
在照護的過程中,強調的不只是正確的口腔健康照護方法,「我們應該從被照顧者的角度,選擇對他們來說是好的、有幫助的方法」,因此在推行住宿式機構的口腔照護時,還是要有「住民」的需求與感受為出發點,讓住民願意接受清潔與照護。

因應現階段臺灣的住宿式機構聘用許多外籍移工為照顧者,牙全會提供中文、英語、印尼文和越南文的「機構口腔照護工作指引──線上課程」,讓多語言文化的照顧者都可以學習到正確的口腔照護知識,將住民的口腔照顧好,未來發生吸入性肺炎或因呼吸道感染導致需要就醫的風險降低,無論對機構或是對住民而言,都有其效益。

2025年臺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位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長者,估計需要長期照顧服務的民眾約有90萬人,郭文傑表示,希望透過「住宿式機構口腔照護工作教育訓練計畫」將正確的觀念與方式,從種子教師開始傳遞出去,不只是機構住民需要口腔照護,從0至100歲的臺灣民眾都需要注重自己的口腔健康,也希望正確的口腔照護觀念能夠真正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了解更多
教育訓練影片-機構內口腔照護的一天
口腔清潔照護及口腔功能維持課程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