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季刊
歷年季刊 |
歷年季刊 |
歷年季刊總覽
2025
2025
第46期 2025/09
第45期 2025/06
第44期 2025/03
2024
2024
第43期 2024/12
第42期 2024/09
第41期 2024/06
第40期 2024/03
2023
2023
第39期 2023/12
第38期 2023/09
第37期 2023/06
第36期 2023/03
2022
2022
第35期 2022/12
第34期 2022/09
第33期 2022/06
第32期 2022/03
2021
2021
第31期 2021/12
第30期 2021/09
第29期 2021/06
第28期 2021/03
2020
2020
第27期 2020/12
第26期 2020/09
第25期 2020/06
第24期 2020/03
2019
2019
第23期 2019/12
第22期 2019/09
第21期 2019/06
第20期 2019/03
2018
2018
第19期 2018/12
第18期 2018/09
第17期 2018/06
第16期 2018/03
2017
2017
第15期 2017/12
第14期 2017/09
第13期 2017/06
第12期 2017/03
2016
2016
第11期 2016/12
第10期 2016/09
第09期 2016/06
第08期 2016/03
2015
2015
第07期 2015/12
第06期 2015/09
第05期 2015/06
第04期 2015/03
2014
2014
第03期 2014/12
第02期 2014/09
第01期 2014/07
🔼
上期
下期🔽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
填問卷送限量好禮
目 錄
部長說 |
話焦點 |
話焦點 |
》翻轉逆境、邁向自立—就業路上有社勞政攜手陪伴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把握0至6歲兒童發展關鍵期
》兒少家庭關懷服務方案—接住每一個有需要的家庭
享新知 |
享新知 |
》守護機構住民口腔健康—進而延緩衰弱預防失能
》性病防治新挑戰—及早篩檢防患未然
》負責任AI推廣計畫 邁向智慧醫療時代
繪人文 |
繪人文 |
》從熱血青年到改革推手—林萬億橫跨學界與政壇的社工人生路
》嘉義基督教醫院深耕偏鄉照護—把愛帶進阿里山
》讓愛茁壯—陳郁錚為弱勢寶寶撐起希望
看活動 |
看活動 |
》積極行動—傳達臺灣醫衛訴求
樂分享 |
樂分享 |
》重陽節為愛戒菸—陪長輩告別菸害人生
》彩粧這樣用—亮眼不傷眼
讓愛茁壯
陳郁錚為弱勢寶寶撐起希望
受訪對象|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南嬰兒之家組長 陳郁錚
文字撰寫|李靜
繪人文
人氣(13)
分享
「我們吃的是貧民米,但要用這份心照顧無依無靠的孩子。」阿嬤的一句叮嚀,成為陳郁錚10多年來堅守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南嬰兒之家(簡稱善牧之家),無悔照顧上百名弱勢寶寶的信念與動力。
不分頁瀏覽
下載PDF
列印
轉寄
臨別前的一張合照 促成手足異鄉團聚
「在這裡,你做的每件事、每一個微小的舉動,都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陳郁錚語氣堅定地說。多年前,一對兄妹先後被送至善牧之家,就在哥哥即將被美國家庭收養、準備離開的那天,陳郁錚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妹妹衝到大門,向那位美國爸爸說:「這是他的親生妹妹,我想幫他們拍一張合照。因為,這也許是他們此生最後一次見面。」即便事隔多年,她憶及當時情境仍紅了眼眶。
出乎意料的是,那位美國爸爸聽完陳郁錚一席話,努力用生澀的中文說出:「哥哥、妹妹不能分開。」1年後,他信守承諾,回到臺灣收養了妹妹。陳郁錚坦言,國外家庭要收養臺灣孩子本就不易,若要同時收養一對手足,簡直堪稱不可能的任務,但那位爸爸將這份承諾深藏心中,歷經努力、繁複程序與等待,總算讓這對兄妹得以團聚。後來,兄妹倆也曾和養父一同到善牧「回娘家」,陳郁錚笑說:「當年襁褓中的嬰兒,如今已經快要和我一樣高了呢!」對她而言,每個孩子的樣貌、氣味與哭聲都是一輩子的記憶。
不只照顧 善牧團隊陪孩子迎向新生
「等待收養」是善牧之家多數孩子最終的歸途。然而,突然要離開熟悉的環境,與陌生家庭展開新生活,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與壓力,為了減輕這段過渡時期帶來的焦慮,善牧團隊會細心紀錄孩子的成長歷程,留下成長影片與生活手札,協助新家庭認識孩子的脾氣與習慣,並和社工一起教導收養家庭基本照護技巧,為孩子的「新生活」奠定基礎。
「我們不只照顧孩子,更要陪他們迎接新生。」從確認收養家庭到完成交接,往往得耗時半年以上。在這段期間,國外家庭會寄來一本圖文並茂的手冊,內容包括全家福、居家環境、寵物照片等,照顧團隊會將這些照片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讓他們慢慢熟悉養「新家」的樣貌,也學習與未來的爸媽道「晚安」。
面對困境堅不放棄 翻轉弱勢孩童人生
看到孩子們一天天成長、進步帶來的喜悅,是陳郁錚堅持走下去的最大動力,但她坦言,這份工作因為需要長期輪班讓她與先生聚少離多,幾度萌生離職念頭,「神奇的是,每當我下定決心告訴先生『我不想做了』,那幾天總會有朋友主動聯繫我,表示想捐錢給機構,讓我一次又一次地留下來。」
此次獲頒2024年度「績優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及專業人員」的殊榮,對陳郁錚而言,不只是個人努力的肯定,更象徵著她長年堅守第一線、真心奉獻的價值,她深信:「我要用我的人生,證明一個人即使從困境中成長,只要有人願意給機會,就能走出來;而我,也要成為那個給予機會的人。」
了解更多
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南嬰兒之家
1
2
》
從熱血青年到改革推手—林萬億橫跨學界
...
》
嘉義基督教醫院深耕偏鄉照護—把愛帶進
...
雜誌訂閱
訂閱電子報
填寫問卷
聯絡我們
生活資訊
生活資訊
電子賀卡
行事曆
統一發票中獎號碼
天氣資訊
主題網站
衛生福利資料科學中心
反性別暴力資源網TAGV
113保護專線介紹
消費者知識服務
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