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安心睡
幫寶寶打造安全睡眠環境
文字撰寫|張茗喧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樂分享
人氣(128)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每個家庭最幸福的時刻,爸媽們總希望寶寶可以長得又好又健康,早在孩子出生前就準備好小枕頭、小毯子,替孩子佈置溫馨的小床,老一輩的觀念中也常認為寶寶要趴睡才能顧出好頭型。然而,家長與長輩的一番美意,看在醫師眼中可是相當「母湯」的喔!
 
嬰兒猝死症候群 寶寶的睡眠殺手
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與寶寶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根據衛福部2016到202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皆高居嬰兒前十大死因之一,所謂「嬰兒猝死症候群」指的是「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而這類猝死事件絕大部分都發生在睡眠中。

貼心舉動卻易致窒息危機 
睡姿與睡眠環境須留心
嬰兒猝死症候群發生的原因,大多與寶寶的睡姿或睡眠環境有關!嬰幼兒因為肌肉量不足,不太容易轉動頭頸部,一旦口鼻被外物蓋住時,比較難靠著自己的力量把臉移開,就有可能導致窒息或死亡,近年已有不少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的常見危險因素;另外也有些家長為方便照顧,會讓寶寶與照顧者同床睡,或是擔心孩子碰撞受傷、感冒著涼,在佈置上格外費心,替嬰兒床鋪放軟墊和棉被,甚至是填充娃娃、玩具等,但其實這些看似貼心的舉動,都大大提高了嬰幼兒在睡眠時的窒息危險。

並且,新手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常有不正確的觀念或習慣,也可能提高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比方說讓寶寶趴在自己身上,或在看電視、休息時,順便讓寶寶在一旁的沙發、椅子、墊子上睡覺,亦或是將奶嘴掛在嬰兒頸部或衣物上,這些都是增加嬰兒窒息猝死的危險因子,提醒父母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為了協助父母建立一個讓寶貝安全又安心的睡眠環境,健康署提出簡單好記的「五招安心睡」,確保孩子能睡得安穩,父母也可安心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