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社工看見困境 極力倡議推動社會正視家暴議題
「社工不發聲,誰會知道個案的處境呢?」對杜瑛秋而言,鼓起勇氣走上「屢敗屢戰」的倡議之路,是為了爭取改變;而對眾多第一線社工來說他們也是為了個案權益奔走,設法連結不同資源,盡力為個案爭取最大的協助,因而使生命與眼界更開闊。
杜瑛秋認為,社工精進服務的範圍是可深可廣的;但讓她感觸最深的,是社工必須具備強大的遊說能力,因為在倡導不同議題的過程中,必須同時理解同盟者與對話對象各自的立場與目標,「先理解對方需求,才有打開溝通的可能」。尤其立法倡議不能只提單一個案,必須要彙整、歸納不同對象的需求,她回憶當時「防暴聯盟」成立,除了針對議題討論策略,許多社工師提出他們第一線的實務經驗,更是相當重要的助力。
於1998年立法施行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不僅是亞洲第一,進度也較西方國家的經驗快了20年,杜瑛秋說,能有如此速度,除了當時婦女團體到處奔走支持,也因為政府正視民間的聲音,願意回應與投注資源才能辦到。然而在立法之外,仍需持續與社會對話,才能真正打破家暴迷思、讓大眾正視家暴議題。
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對家暴案件仍有「是她(妻子)先不好」、「先生有權教訓太太」、「只有窮困家庭才會發生」等等迷思,提出「打太太就是違法!」這個觀念,確實對過往大眾習慣的認知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能不能冷靜下來好好溝通?要如何讓大家認知到無論是無形的精神傷害或是具體的肢體暴力都是需要被遏止的、都是不對的,這些都是需要不斷進行溝通、宣導的課題,並不會因為立法後就自動改變。
所幸在不斷倡議與法規推行二十年後的現在,多數民眾已知可透過撥打24小時不斷線的「113保護專線」,通報協助處理家庭暴力、兒少保護、性侵害等事件,顯示社會對暴力是錯誤行為已有明確共識,也是社工、倡議團體等多年來共同努力的成果。
除了家暴議題 也為新興性暴力議題持續奔走
面對家暴問題的同時,臺灣社會也開始正視身體自主權議題,從1980年代的搶救雛妓行動起步,走過處理強迫青少年性交易、婚姻暴力、家暴兒等議題的歷程,杜瑛秋解析,兩者共同的癥結點在於「在父權體系下的不自主」,當時的社會文化普遍認為當女性不能做出符合角色的行為時,錯的就是她。例如最常見的家暴起因,或有女性不配合行房時,丈夫不願試著同理對方的身心狀況,而有「她不給我就打」的邏輯,也因此,家暴與性侵問題可說是一體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