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與社會對話
杜瑛秋是倡議者更是永遠的社工師
文字撰寫|賴品瑀
受訪對象|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杜瑛秋
繪人文
人氣(46)
第八屆紫絲帶奬得主杜瑛秋,畢業於社工系所,從家暴婦女庇護所進行陪伴受暴者的直接服務,展開此後多年的社工生涯。在「三張驗傷單才能提離婚」的1990年代,一般人對家暴的普遍認知多是「一定是她(妻子)有錯在先」、「先生有權教訓太太」,就連警察也以「家務事」看待,處理上並不積極。杜瑛秋在服務過程中,深深感受到個案只剩逃跑一途的無助,更理解到這是整個社會文化的結構性問題,因此,為了打破「法不入私領域」的現狀,她義無反顧踏上倡議之路,以尋求真正的改變。
 
第一線社工看見困境 極力倡議推動社會正視家暴議題
「社工不發聲,誰會知道個案的處境呢?」對杜瑛秋而言,鼓起勇氣走上「屢敗屢戰」的倡議之路,是為了爭取改變;而對眾多第一線社工來說他們也是為了個案權益奔走,設法連結不同資源,盡力為個案爭取最大的協助,因而使生命與眼界更開闊。

杜瑛秋認為,社工精進服務的範圍是可深可廣的;但讓她感觸最深的,是社工必須具備強大的遊說能力,因為在倡導不同議題的過程中,必須同時理解同盟者與對話對象各自的立場與目標,「先理解對方需求,才有打開溝通的可能」。尤其立法倡議不能只提單一個案,必須要彙整、歸納不同對象的需求,她回憶當時「防暴聯盟」成立,除了針對議題討論策略,許多社工師提出他們第一線的實務經驗,更是相當重要的助力。

於1998年立法施行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不僅是亞洲第一,進度也較西方國家的經驗快了20年,杜瑛秋說,能有如此速度,除了當時婦女團體到處奔走支持,也因為政府正視民間的聲音,願意回應與投注資源才能辦到。然而在立法之外,仍需持續與社會對話,才能真正打破家暴迷思、讓大眾正視家暴議題。

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對家暴案件仍有「是她(妻子)先不好」、「先生有權教訓太太」、「只有窮困家庭才會發生」等等迷思,提出「打太太就是違法!」這個觀念,確實對過往大眾習慣的認知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能不能冷靜下來好好溝通?要如何讓大家認知到無論是無形的精神傷害或是具體的肢體暴力都是需要被遏止的、都是不對的,這些都是需要不斷進行溝通、宣導的課題,並不會因為立法後就自動改變。

所幸在不斷倡議與法規推行二十年後的現在,多數民眾已知可透過撥打24小時不斷線的「113保護專線」,通報協助處理家庭暴力、兒少保護、性侵害等事件,顯示社會對暴力是錯誤行為已有明確共識,也是社工、倡議團體等多年來共同努力的成果。

除了家暴議題 也為新興性暴力議題持續奔走
面對家暴問題的同時,臺灣社會也開始正視身體自主權議題,從1980年代的搶救雛妓行動起步,走過處理強迫青少年性交易、婚姻暴力、家暴兒等議題的歷程,杜瑛秋解析,兩者共同的癥結點在於「在父權體系下的不自主」,當時的社會文化普遍認為當女性不能做出符合角色的行為時,錯的就是她。例如最常見的家暴起因,或有女性不配合行房時,丈夫不願試著同理對方的身心狀況,而有「她不給我就打」的邏輯,也因此,家暴與性侵問題可說是一體兩面。
杜瑛秋(右一)為職場性騷擾議題奔走,出席記者會為受害者爭取權益。
近年的考驗則是「數位性暴力」問題,隨著網路普及、社群平台更多元後,不僅拍攝、散布性私密影像行為層出不窮,更多是「檢討被害人」的網路公審,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據婦女救援基金會的統計,2015至2021年間接獲655件數位性暴力求助案件中,光是去(2022)年1至4月就有70件以上,其中90%被害人為女性。從第一線經驗觀察,當性私密影像遭到散布,若是在國內網站,常趕不上散播的速度;若已流到境外網站,就算報警也難以下架;目前的法規機制及應變速度,較難即時停止傷害擴大。再者,民眾「求分享」、「求上車」等缺乏公民素養的言行,更讓加害人得以此作為威脅、恐嚇,使數位性暴力成為惡性循環。
杜瑛秋解析,修法與加強民眾素養是有效處理「數位性暴力」課題的兩途。在法規面,經民間團體奔走努力,包括《刑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等,都已陸續在2022年展開修法程序,並於今(2023)年2月公布施行。而在素養提升方面,數位性暴力的被害人與過往性侵被害人一樣,常會面臨公眾嚴厲檢討,此外,數位性暴力被害人還會受到「自己愛拍」、「長這樣喔」等品頭論足的言論,造成進一步的打擊,即使未在身體留下外顯傷害,對被害人而言,在影像外流的當下就已構成威脅,後續也會有長時間恐懼與創痛,在精神上所受壓力與傷害並不亞於肢體暴力。
杜瑛秋接受採訪,帶領參觀婦女救援基金會設立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杜絕暴力二次傷害 首要提升公民素養
然而,不論在家暴或性侵害議題中,人們經常會輕易做出「你為何」、「你活該」、「不值得同情」等評論,往往缺乏同理被害人,例如批評遭受家暴的婦女為何不願輕易離開加害人?但其實她們可能是擔憂自己一走了之,攻擊就會轉向兒女才不願離開;又例如指責被害人為何將性私密性影像交給別人,但往往是出於親密感或信任感才會這麼做,而且錯的應是那些取得後任意散布的人。

目前一般民眾普遍尚未瞭解偷拍、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轉發分享等都屬非法行為,甚至很多人習慣將自己拍攝兒女成長過程的影像全放上網路,對日後可能造成的隱私權問題絲毫未覺,這是網路時代必須加強的公民素養問題。

杜瑛秋說,目前的修法重點,主要都仍圍繞在性私密影像遭散布之有效處理或下架,但她更在意的是如何預防影像被放上網路?她也直言,除了一般公民素養,許多加害人其實都是慣犯,但既有刑罰,至多判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還可易科罰金,並不足以嚇止犯罪;想要減少數位性暴力一再發生,或許要轉以輔導、治療等來改善加害人的行為。

陪伴個案考驗心智與能力 辛苦卻甘之如飴
面對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甚至Deepfake(深偽技術)等新形態犯罪,要陪伴被害人面對一切,社工也必須與時俱進提升能力,例如更深入瞭解網路生態,包括掌握各種平台、APP等多元社群的使用方式,還有時下流行的網路用語等等。此外,許多被害人也許會因難以啟齒而要求匿名,所以除了一般的親身面談,也須提供Line、E-mail等能夠適當保持距離的通訊方式來協助。

性私密影像遭公開的被害人普遍承受著極大的背叛感,又眼見影像不斷遭轉發卻無力下架,常有情緒不穩、自我懷疑等狀況,社工除了提供情緒支持,更要幫被害人分析可行的處理策略,包括存證、聯繫下架、報警、向律師諮詢、擬定人身安全計畫等,讓被害人瞭解自己的權益及需求。杜瑛秋提到,這中間牽涉的相關單位很多,不僅考驗社工如何有效串聯團隊合作,有時為了協助被害人下架不法性私密影片,常造成心理不適與倫理衝擊,社工自身的能量消耗十分巨大。

然而杜瑛秋在這段投入倡議的生涯中,卻從未放棄社工這個身分。對她而言,在第一線感受個案的需求,能讓她在倡議的路上感到踏實、獲得繼續向前的動力,再者,跟著組織一起努力、並親眼見證臺灣社會的改變,是讓她最有成就感的事。
杜瑛秋獲頒第八屆紫絲帶社政領域獎,感謝她為保護工作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