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場所主人防治責任 建構安全友善之環境
由於性騷擾案件有一半發生在公共場所,為讓民眾能有安全、安心的生活環境,修正後《性騷擾防治法》特別強化公共場所及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等場所主人的性騷擾防治義務,不僅明定場所主人平時即應有防治性騷擾行為發生的預防措施,如落實對員工之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設置專線、傳真、信箱或電子信箱等申訴管道,並訂定處裡程序等。另在其場所發生性騷擾事件時,場所主人應注意維護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及隱私,並採取立即有效的糾正及補救措施,包括協助被害人申訴及保全相關證據,必要時協助通知警察機關到場處理,並應進行場所安全檢視與改善。如於性騷擾事件發生後才知悉者,則應檢討所屬場所安全。
因應《性騷擾防治法》修法強化場所主人防治義務,為增進場所主人業務推動,衛福部透過製作懶人包、短影音及指引手冊等多元方式強化宣導,並分區辦理30場次場所主人教育訓練,同時督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804場次場所主人訓練,並針對超過一萬家重點行業別進行場所主人性騷擾防治措施查核,提升社會大眾及公共場所主人對性騷擾防治的認知,期建構尊重、安全及對被害人友善之社會環境。
加強社會宣導 培養全民性騷擾零容忍意識
為加強社會大眾對性騷擾議題之了解與關注,衛福部特別製作性騷擾黑與白影宣導影片,並舉辦「尊重新界線 成為友善第三人」性騷擾防治記者會,提醒民眾尊重他人身體界線。另透過海報製作與張貼、製作短影音、懶人包等形式,加強提升社會大眾對性騷擾的防治認知。因為,在性騷擾防治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友善的第三人,透過主動介入、關懷身邊遭受性騷擾的被害人,共同營造、維護性騷擾零容忍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