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合作翻轉服務
創造女性幸福感
文字撰寫、資料提供|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話焦點
人氣(167)
近年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社交和各群體間的互動關係,因此更需要找到解決社會問題的新途徑,也就是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的需求,這也是「社會創新」的概念。
在目前的社會中,女性仍然面對許多困境:因喪偶而獨居的女性、期待養兒育女卻受到社會刻板印象對待的身心障礙女性、被貼上標籤承受不友善目光的早育母親、家庭經濟弱勢的女性、頭家最大默默付出的農村女性……當提及這些女性形象時,你的腦中是否也浮現了幾個身影呢?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以下簡稱社家署)自2020年起攜手12個地方政府,從數據資料爬梳議題,收斂成5大服務議題,並導入社會創新設計的心法、整合民間部門與跨域組織,歷時3年,用服務設計回應政策,貼近婦女真實的需求!

廣泛蒐集各項議題 深入理解女性真實需求
隨著時代迅速的變遷,女性的生活樣貌和過去10年相比也有極大的變化,為有效整理臺灣女性的需求與期待,並引動各縣市投入關注婦女議題,社家署以日漸普及的數位運用,展開一場鋪天蓋地的大行動。

藉由與民間最大女性平台合作蒐集3,000位民眾的回饋,社家署整理臺灣10年女性相關數據、社會大眾關注的女性Google關鍵字、婦女團體及女性平台關注議題,再以清晰好理解的資訊圖像式設計,完成「婦女需求趨勢研究報告書」,歸納出5大女性服務議題,包含經濟與就業、健康與安全、中高齡與退休議題、職涯發展與生涯規劃及各種生命階段的照顧需求。

資料蒐集的完成,只是一整個行動實踐的開始。社家署接續邀請第一線的各縣市政府、婦女團體及跨域夥伴們,規劃推動一系列創新服務,在地化實踐女性需求,展開創造在地服務的旅程。

跨出的每一步 都使社會更美好
「請在下次課程帶回三位女性的訪談。」、「請重新檢視婦女需求調查的結果。」、「請再蒐集方案設計的策略,想想更好的方法?」、「請思考為什麼非你不可,你會改變哪些?」在服務設計的道路,有許多考驗和問題,參與行動的每一個人都盡力在每次相聚時,抽絲剝繭、腦力激盪,只為了想出一套有延續性、有效果的服務。

這個服務創造的不只是女性的生活,還有影響女性身邊的家人、社區和環境,借重國際推動的案例,瞭解全球女性的關注焦點和做法,並分組街頭訪問蒐集市場、地下街、郵局前的女性生活日常大小事,再透過創新行動工作營、業師輔導、跨領域參訪、成果發表會等,一步一步,謹慎且有效率釐清下一階段的行動。

醫衛社福跨域合作 支持身障媽媽的母職照顧
面對懷孕時的驚喜雀躍,許多身障媽媽在得知懷孕後,時常多了擔憂,如何面對產檢、育兒和成為母親的角色?生兒育女的道路,對於初為家長的身障者挑戰重重。

舉例來說,身障者移動不便,需要適時的交通協助,讓媽媽不用擔心就醫產檢的這趟路程;媽媽在待產過程中需要身心的療癒和健康的知識;生下孩子後家人的協助和用具的輔助、資訊的取得;以及產後需要恢復身體、面對育兒的情境,這些都是不容易的過程。

面對這些需求,屏東縣政府規劃推動各項服務措施,包含友善產檢交通補助、同儕支持團體、雲端線上互動課程、協助評估家庭環境與育兒輔導,更與在地醫院合作,建立友善示範據點,協助媽媽們在產檢、交通等過程中更加順利。社會議題不應該是個人抗戰,而是社會共同解決,接下來仍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及支持,才能建構更完善的環境。
因為有支持服務,讓媽媽安心做自己。
歲月療天室 理解中高齡女性的孤獨
過去曾有調查指出,雲林是最需要被關心的縣市,特別是在農村社會的文化氛圍中,許多中高齡女性的身影看似鮮明卻像隱形,要鼓勵她們勇敢說出自己的故事,其實不太容易。在實際接觸這群婦女時,她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不會說啦」、「我以前從沒想過自己」。因此,在雲林縣婦女創新服務設計的建構過程中,特別設定「尊重」與「突破」兩個目標:尊重中高齡女性的參與和分享,突破過去的服務。希望能藉由開展計畫「療癒」她們,也促進大眾關心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連結,更期待打造具有世代對話的倡議模式。

該項計畫命名為「歲月療天室」,由社工展開個別服務,理解每位女性的特質和樣貌。透過藝術治療進行同儕生命敘事展演,達到彼此坦誠療癒的效果。此外,投入跨團隊資源,引領女性進行書寫創作、肢體繪演,鼓勵她們道出不為人知的故事,期待能引發大眾關注,藉此觸動服務的延伸創造。
引導女性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藉此獲得療癒。
青銀共創 醞釀中高齡女性的生命滋味
另一個女性獲得療癒的故事,是苗栗縣的小安(化名)。在還沒加入縣府規劃的服務計畫之前,小安因為疫情影響被公司通知離開,又遇到交通事故, 面對這些打擊,小安原本對於生活感到失落,然而在女兒積極的鼓勵下,她鼓起勇氣加入苗栗縣的風土手作與婦女創業行列。

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小安聽了許多團體成員的生命故事,也娓娓道出自己的遭遇與轉變。透過每一次的課程安排,團隊成員們會一起檢視身體、分享故事、食物手作,最近還接了醃漬秋刀魚的訂單,每個人都對她們端出的成果讚不絕口。備受肯定的小安因此感覺生活有了新的盼望,儘管生命關了一扇窗,但一定有另一扇門會打開,引領每個人走向更豐盛的未來。

此外,在苗栗縣的計畫中,更匯聚在地年輕人加入互動,跨世代的交流增加了姊姊們的創意,充滿自信的女性形象照、創造出蘊含生命的濃郁手作滋味,辣椒醬的餘韻、豆腐乳的香氣、米食料理的樸實,都將成為下一個篇章的前奏,和社會大眾分享苗栗滋味,走入其他鄉鎮和姊姊們譜出更多行動。
青銀共創的女性生命滋味。
原民部落文化復振 發展共生照顧模式
在花蓮光復鄉,有一群姊姊們(ina)聚集在一起,租下一塊地共同農作經營農園,除了整理成蔬菜箱外,這群女性希望用彼此的力量,一起照顧部落辛苦的家庭,更期待有年輕人加入,發展部落特色經濟、復振部落互助的力量,讓文化得以被傳承,甚至借用青年力量發揮得更好。

O ci ‘icelay a midipot to tamdaw 女性・能量的凝聚・改變的力量」計畫開始後,在花蓮縣政府和善牧基金會的合作之下,設計定期的輪流作客聚會,讓年輕人發想部落行動。在疫情期間,這些年輕人確實發揮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們運用數位能力整理出部落的需求熱點,準確掌握需要關懷的家庭和族人,並透過和ina們一起整理並發送物資箱,緊密關懷著部落裡的人;另外,疫情後也開始進行部落的三代親子共學,以及重新設計長輩們的手作包裝等,希望能藉此提升部落的活力與文化。
原住民女性的部落共生照顧。
服務貼近人心 實踐社會共好
透過不斷爬梳與理解現場的需要,這段服務再設計的旅程正在持續進行中,並在各地落腳生根,如金門縣正在透過同儕的力量與多元豐富的戶外活動,為小媽媽建立預防性支持圈;嘉義市為觸及社會支持系統較薄弱的內向女性,建立利他團體,影響更多女性;臺南市組織了一群具有縫紉專長的女性成為倡議團,透過正向引導,讓社區民眾用不同角度看待生命議題;高雄市則是讓逆境少女找到與社區共同生活的話題,幫少女在社區找到家的歸屬;新北市研發弱勢婦女多元就業形態發展趨勢及職場銜接;臺中市發展社工生涯引導培力模式,桃園市則發展出經濟弱勢女性的經濟培力與職場銜接,並解決家庭照顧議題的服務模式;臺東縣支持社區中高齡女性進行生命梳理,轉化個人經驗,引導退休或晚年新角色。

這些貼近人心的服務正在各縣市默默發生,不僅補足了服務缺口、完善體系,更引導關切女性服務的組織,善加運用婦女趨勢行動報告,以貼近女性需要。未來,社家署也將持續開放嘗試試各種創新政策設計,滿足每位女性在不同年紀、不同議題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