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
提升兒童健康福祉
文字撰寫|陳軒筠
資料提供|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話焦點
人氣(115)
成年期的健康奠基於兒童時期,以生命歷程的觀點來看,兒童預防保健、醫療照護的早期介入,能增進每個孩子最大的潛能發展,減少罹病率,提高健康照護成效。行政院於2020年核定「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布建資源以提升兒童醫療健康照護品質。
 
強化公衛、社政連結 全方位提升兒童健康照護
臺灣出生率逐年下降,每個孩子都是必須細心呵護的寶貝,為增進兒童健康福祉,行政院於2020年核定「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規劃在2021年至2024年投入28億預算,精進三大面向照護策略,包含「周產期及兒科急症照護」、「兒童重難罕症照護」、「兒童初級照護預防保健」,布建分級醫療資源、提升就醫可及性,並整合區域內跨領域資源,強化公共衛生與社會福利體系的連結,建置更加完整的兒童醫療照護網絡,降低新生兒及兒童可預防的死亡與失能風險。
衛福部依據計畫架構,著手規劃八大策略,項目囊括:完備周產期醫療照護系統、建立分級分區緊急醫療照護網絡、跨院整合強化照護重難罕症的資源及品質、發展兒童重症運送專業團隊及網絡、規劃國家級兒童困難診斷疾病平台、培訓兒童醫療專業照護人力、發展以家庭為中心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以及推展脆弱家庭育兒指導服務方案等。

落實醫療分級 完善母嬰照護量能
為了確保周產期的母嬰健康照護可及性與品質,衛福部依縣市生活圈,輔導成立周產期重點醫院,推動高危險妊娠孕產婦的產前轉診,並建置專業新生兒外接團隊,加強新生兒急重症加護照顧。計畫亦補助醫療機構提供24小時兒童(含新生兒及早產兒)緊急醫療服務,以健全兒童急診轉診網絡機制。

統計今(2022)年成果,已建立10個區域周產期照護網絡,由重點醫院作為統籌單位,規劃轄內網絡運作情形。同時透過開放醫院模式,將基層診所的產檢服務與醫院設施結合,使產婦能夠獲得連續且完善的醫療照護。未來會將核心醫院納入周產期照護網絡,強化高危險妊娠的照護,提升急重症新生兒的醫療照護品質,擴大服務涵蓋區域,完備分區轉診網絡。

另一方面,健康署針對高風險孕產婦(兒)建構追蹤關懷制度,協助高風險個案提高產檢利用、有菸酒行為者提供戒治衛教、擬定控制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控制計畫,或是提供有社福資源需求者轉介的相關資訊,亦建置低(含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模式,包括照護需求評估、追蹤訪視服務等。
既有基礎再進化 精進兒童重難罕症照護
目前全臺有6家核心醫院,串聯區域內新生兒及兒童的重難罕症醫療資源,維持兒童重難罕症醫療照護的連續性、完整性,責任相當重大。衛福部指出,未來規劃核心醫院將增至8家,以此完善全臺兒童醫療照護網絡的觸及範圍。

由於兒童重難罕症的複雜性高,但病例個案相對少,需要集中化醫療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成效。核心醫院透過跨院際的合作模式,提升區域內醫院的診治能力,並逐步發展疾病治療特色,累積專業團隊經驗以提升品質,並藉由分級照護與轉診網絡,減少就醫可及性的限制。另外,若遇到病情複雜又無法獲得明確診斷之疾病,也成立了國家級兒童困難診斷疾病的平台,輔以遠端偕同會診據點,建立會診諮詢的運作機制,進行整合性的醫療評估,強化院所之間的專業諮詢與醫療轉介,以提升重難罕症的診斷效率。

在兒童重症轉送方面,現階段已有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2個重症轉運團隊,未來規劃再增設2個轉運團隊,以達成北、中、南、東都具備全齡兒童重症轉運能力的目標。後續希望進一步串聯核心醫院與責任區內重點醫院的醫療資源,提升及時轉運能力,確保重症個案能適時、合宜且安全的轉送。

以家庭為中心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在基本的兒童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方面,規劃「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以兒童、家庭為出發點,進行整合性服務,舉凡兒童健康檢查、育兒諮詢、常規及流感疫苗接種與追蹤、膽道閉鎖篩檢、牙齒塗氟轉介追蹤,或是配合衛政及社政單位進行居家訪視、發現幼兒疑似發展遲緩或是高風險家庭時可協助通報等,可以說是兒童基礎健康的第一線照護網。並且,幼兒專責醫師可與核心醫院、重點醫院進行跨層級的合作,確保由基層診所上轉至醫院、或是由醫院下轉至基層診所的網絡建立,達成分級醫療的目的。

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022年已經有10個縣市共461家醫院、817位醫師參與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全國涵蓋率達15.7%。未來將擴大至全國22縣市辦理,目標是將涵蓋率從15%提升至30%。此外,也規劃從出生開始就媒合幼兒專責醫師,由醫院照護高風險或有特殊醫療照護需求之新生兒族群,而一般新生兒則轉介至基層院所照護,精細分配每一階段的兒童醫療資源。
此外,將不同個案分配至不同層級的院所,能夠更確保每一位兒童獲得最妥善的醫療照護。兒童醫療照護網絡的建置,需考量各院所的醫療照護專業、人口數與交通距離,循序漸進分級、分區逐步建置,並整合區域資源共享、發展遠距醫療與重症轉送。非兒科醫師的專業能力加強、遠距醫療等配套措施,也能夠縫補偏遠地區兒科醫療資源的不足,讓兒童醫療照護網絡能均衡而完善的滿足每一位兒童的需求。

調度中心協助 提升兒童困難取得藥品及醫材之可及性
與成人不同,尚處於發育中的兒童因組織結構細膩,在藥品及醫材使用上會有更嚴謹的要求,其中,部分臨床所需之兒童困難取得藥品及醫材,必須但需求量少,為了確保有需求的藥品及醫材可穩定供應,「兒童困難取得之臨床必要藥品及醫材調度中心」彙整全國藥品的需求量,透過全國聯合招標,並與廠商協議供應辦法,提高廠商的供貨意願,或是由中心協尋供應商,即時提供醫院相關廠商之媒合資訊。此外,調度中心亦透過研擬簡化各項行政流程,加速廠商供應期程,協助醫院取得困難品項。

期盼透過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能從生命歷程便開始架構兒童健康的資本,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和慢性罹病率,減少可預防、可避免的失能與死亡,並透過分級網絡與專業轉診團隊的建立,降低資源分布不均的影響,讓與醫療相關的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改善高風險新生兒的健康預後、並減少意外或兒虐的發生,讓在臺灣出生的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