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控制多數慢性病 長者運動有誘因
彰化縣埔心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王袈鑫表示,很多長者其實都不知道,大部分的慢性病、退化性疾病和慢性疼痛多少能透過運動來控制、甚至改善病情,更進一步減少用藥。他說,彰化埔心不老健身房會做得成功,關鍵在於「要讓老人家明白自己願意運動很重要」。因為這些長者最大的困擾是隨著年紀增長,行動跟身心都會衰老,有時候連想要去運動的念頭都沒有,因此「得讓長者接受病跟老的現況,然後開始運動」。
許多長者其實不了解健身運動對身體會有哪些幫助,必須要費心鼓勵他們、帶著他們去做。很多長輩也都以有在做復健的理由婉拒,「但這跟一般復健治療的比較多被動式運動有所不同」。王袈鑫舉一個退化性關節炎的爺爺為例,他回憶當時爺爺已經吃止痛藥吃得很灰心,後來接受建議開始去健身房運動,過了一段時間關心他的近況,他說很久沒有去看診拿止痛藥,訓練之後狀況越來越改善,大約過了半年,就完全不用吃止痛藥了。可見,運動需要持之以恆才有顯著的效果。後來再幫爺爺做一次評估,發現爺爺的關節退化問題還在,但因為肌肉變厚、變壯,「關節不會跑位、韌帶不再發炎」,關節骨骼因此獲得很好的保護,也大幅減少關節疼痛的狀況,這讓爺爺有很大的動力繼續保持運動的習慣。
王袈鑫說,彰化埔心不老健身房在擴展空間之後,可以同時容納20至30人,一整天下來也會有70至80人次來運動,最高曾經有90多人的紀錄。健身房也不僅只是運作優良、讓長輩熱情參與,衛生局還安排其他衛生所的新進運動指導員、運動助理以及大專院校運動相關科系實習生前來實習,也有許多衛生醫療單位前來參訪觀摩,讓這些好的經驗能夠被傳承、擴散到更多地區。
健康議題永續經營 需要各界共同思考與努力
談到銀髮健身俱樂部的未來,健康署核定據點之補助,以補助第一年設備費與業務費為主,但據點要保證經營三年。身為計畫主持人的吳肖琪坦言,據點後續兩年的經營或永續經營,需要靠地方政府與據點共同努力。
至於是要地方政府編列預算支持民眾之健康促進、或請社會企業或宮廟贊助支持、或據點收費;如何培植在地的運動指導員、要如何吸引民眾參與、如何增加據點可近性等皆需要預先規劃。多數據點目前沒有向民眾收費,而是以鼓勵的方式讓長者們嘗試健身運動,有點類似「賣場的試吃攤位,民眾試吃後喜歡就會去買」,進而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如何收費則是一門藝術,收費過高、長者不願意花錢參加;若不收費或收費過低,又需擔心據點無法永續經營。吳肖琪說,我們期望據點不僅經營三年,更能夠永續發展、造福當地長者,讓當地長者也能運動健身,維持骨骼肌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