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雲林分院也針對疾病發生率高的地區進行下鄉篩檢、地方廣播衛教等,近年更借重資通訊科技、發展遠距智慧醫療,或是因應年長患者子女在外工作的情形、經充分討論將部分重大的醫療處置安排於工作較空閒的周末,希望透過各項措施的滾動調整,能夠真正落實「醫療平權」的信念。
因資源匱乏反而更超前 保持善良是成功祕訣
談及遠距醫療、智慧醫院等近年面臨的新興課題,黃瑞仁說,目前全臺各大醫院的起跑點都很相近,但雲林因為醫療資源不足,恰好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率先於2017年成立遠距醫療中心。
例如在麥寮倒下的病患,不論是送到斗六或虎尾院區都要20至40分鐘的車程,因而必須強化於救護車上的心電圖、超音波等資料即時回傳技術,才能在到院前就預先做好準備,到院後便能及時開始搶救;再比方來說,想進行全縣兒童的心臟病篩檢卻苦無人力,那就開發技術請校護收集學童心音資料及12導程心電圖,再彙整於雲端,號召全臺的小兒心臟科醫師共同遠端協助判讀,從中找出需要複檢的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