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牙醫專科醫師分科制度
從專業出發 提供優質口腔醫療
文字撰寫|賴品瑀
受訪對象|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 賴向華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 王振穎
     中華民國醫院牙科協會顧問 蔣維凡
享新知
人氣(59)
我國牙醫專科醫師制度係為完善牙醫師在特定口腔醫療範疇之訓練,提供民眾更優質口腔醫療服務。1999年起至2009年間陸續開辦,自草創之初的口腔顎面外科、口腔病理科及齒顎矯正科共3個專科,至2018年10月5日發布之牙醫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將3個專科增加為10個專科,以完善牙醫各項專業服務,提供全人口腔照護。
 
收集了各醫院第一線狀況的中華民國醫院牙科協會顧問蔣維凡提醒,當專科設立不足時,師資必然也將不足。依協會調查結果,目前全臺44所區域級以上牙科實習教學醫院中,符合設置10科牙醫專科醫療科別的只有11家醫學中心等級醫院,若以「醫師法施行細則」所要求的七項主要專科,其他三科(家庭牙醫科、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口腔病理科)為相關專科來看,符合的也只有1/4。

蔣維凡認為,這些統計不僅顯示目前牙醫專科診療科別的完整性仍具有成長空間,且專科分布也有區域性不平等及部分專科設立的普及性不足的狀況,甚至出現部分訓練機構出現因專任教師不足而面臨退場的困境,因此協會擔憂,若醫院牙科臨床教師總數沒有增加,那麼在牙醫十科制度實施後,可能反讓專科的普及性更加惡化。

協會經多年內部討論,認為專科設立不足不均狀況與師資不足的主因應為健保政策方向影響醫院經營策略、與外部自費市場吸引人才流動兩點。因此協會建議可先從增加教學津貼出發留下師資,後續也可考量同儕扶助、專任教學型主治醫師、教學醫院評鑑納入必評科目或是受訓醫師收費制度手段來誘導各醫院強化牙醫醫療,中長期的目標則是落實分級醫療及開發口腔醫療新領域,以發展專科同時把人才留在醫院。

政府民間齊攜手 共同守護國人口腔健康
我國推動牙醫專科醫師制度,係以強化專業分工,建立跨專業、跨領域之口腔整合照護團隊,全面回應國人口腔醫療需求為目的,亦可藉由完善專科醫師制度,逐步補足臨床訓練、教學之師資人力需求,為達此一目標,除政府部門之政策引導外,亦有待學界及民間共同合作,一步一腳印攜手前行,逐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全面提供國人優質口腔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