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民眾食品安全
強化食品重金屬限量管制
文字撰寫|黃蒨茹
資料提供|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享新知
人氣(1)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國人重視的議題,衛福部在今(2024)年7月1日實施新版「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對嬰幼兒食品、禽畜內臟、堅果、油籽類食品有更嚴格的重金屬含量標準限制。
 
禽畜內臟為優質蛋白質來源,也是營養素含量豐富的食物,不過環境中的重金屬可經由食物鏈累積至禽畜動物體內,特別是內臟,因此人類食用動物內臟會有累積重金屬的風險。考量國人平日飲食習慣,將牛、羊、豬、禽的可食性內臟含鉛限量每公斤0.5 ppm,調整為:牛、羊內臟0.2 ppm、豬內臟0.15 ppm、禽類內臟0.1 ppm。

至於堅果油籽類產品的含鎘量標準,原本僅規定黃豆及花生的含鎘限量0.2 ppm,然近年來國人喜愛以堅果、油籽類食品補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加強管理,為國人的食品安全與健康把關,增設堅果、油籽及黃豆類,並細分出7種不同項目,包括:黃豆及花生的含鎘限量維持原本的0.2 ppm,新增松子限量0.3 ppm,其他堅果類限量為0.2 ppm,油菜籽限量0.15 ppm,芥菜籽限量0.3 ppm,亞麻籽與葵花籽限量0.5 ppm,其他油籽(例如芝麻)限量為0.1 ppm。
此外,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提醒,食品業者應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善盡自主管理責任,如果查獲違反相關規定,產品應依違反該法第52條規定,沒入銷毀,業者則依該法第48條規定限期改正,屆時不改正者,處3萬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1919全國食安專線 單一服務入口守護食安
民以食為天,在食品安全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日,食藥署提醒國人在選購生鮮食品時,應選擇有良好信譽的商家,以「看顏色、聞味道、挑外觀」來判斷新鮮程度,挑選顏色有自然光澤、形狀正常、無臭味,且商家環境乾淨,此外,也應留意保存溫度,冷藏低於7℃,若為已烹調或易腐敗的食品,建議保存在5℃以下,熱藏的溫度須高於60℃。

「有效日期內、包裝完整、標示清楚」是選購包裝食品的三大原則,除了注意包裝食品的完整性,是否曾被開封、外觀有無破損,確認是否於有效日期內,同時在選購時應仔細考量家庭冰箱的儲存量和家庭需要量,再決定採購數量,以維持食品的新鮮與品質。若對選購的食品安全有疑慮,可拍照後保留證物,儘速向衛生單位或業者反映。

為了讓國人對食安、消費的問題可以儘速獲得解答,行政院整合跨部會機關資源,設置「1919」全國食安專線,專線服務時間為週一到週五上午8時至下午6時,撥打電話進線後,國人可依自身需求選擇1至5選項連結至業務轄屬機關之服務窗口:1為食品檢舉、2為食品諮詢、3為消費問題、4為中小企業諮詢、5為生鮮農產諮詢,提供便捷的單一服務入口及檢舉、諮詢管道,透過即時、安心、便利的方式提供國人食品安全上的協助。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