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一起變老
高齡社會白皮書
文字撰寫|陳軒筠
受訪對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傅從喜
話焦點
人氣(262)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人數快速增加,對於社會各個面向皆造成重大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傅從喜表示,政府部門應將未來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作為納入政策規劃的考量,以精進相關的服務。
 
促進高齡者與不同世代交流 發揮及互補各自的優勢和專長
目前政府鼓勵各級學校運用校內師資與設備等資源,提升高齡者的交流,並連結終身教育專業,辦理創新青銀共學方案,促進學生與高齡者的互動。傅從喜解釋,可以持續鼓勵樂齡大學、樂齡學習中心、社區大學等學習機構的設立,推廣高齡者的終身學習,同時培育教師具備對高齡社會發展及影響等相關知能。

政府部門可適度開放中小學餘裕空間,作為代間互動學習的場所,同時鼓勵青少年提供社會服務,另一方面,高齡者亦能透過經驗、技藝、語言文化等傳承,提升相互交流的機會。「青年和高齡者各有所長,若能強化彼此間的交流學習,除了有助於相互的了解之外,也有助於彼此的專業提升,以及生活經驗的開拓。」傅從喜說。

成立專案小組與協調機制 合力共創高齡幸福社會
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社會變遷,高齡者需求因性別、年齡、健康、教育程度及居住地等屬性而有所差異,社家署表示,高齡社會白皮書係因應人口結構高齡化之整體對策,關注高齡化趨勢所帶來挑戰與機會,亟需各部會跨域合作、公私協力,共同回應高齡者之多元需求。另行政院為達跨部會協調之綜效,已於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成立高齡社會白皮書專案小組,目前由林政務委員萬億擔任召集人,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協調,督導白皮書之落實、執行;未來政府部門將持續努力,共同創造讓高齡者更健康幸福的和諧、永續社會。
大學生至社區與長者交流,宣導衛教資訊,並帶領長者一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