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普遍須接受一年以上的療程,讓李俊宏欣慰的是,留置率高達85%左右,遠高於美國平均的56%,甚至也比美國醫學中心平均的73%高,可見治療成效與個案戒癮的決心。
嘉南療養院運用的實證多元處遇服務與治療模式,約在2008、9年導入,並在2013、4年間完成本土化,包含本土化正念預防復發、職業賦能與水川繪畫敘事、家族治療與親職牌卡藝術、降低污名化物質使用疾患團體心理治療,及酬賞管理制度等,總結而言,就是藥物與社會心理治療互相搭配。
例如正念預防課程,是協助病人有能力面對高風險情境,以呼吸、冥想等技巧透過自我覺察的訓練,打破過去遭遇壓力刺激就快速進入用藥行為的反應。藥癮者普遍對沉迷癮頭的自己感到失望,多有自我污名、不敢走入社會的困境,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對於完成療程、檢驗陰性等大小成果都不斷給予精神與物質的肯定,讓他們有信心相信藥癮可治療。
家族治療與親職牌卡藝術則是在治療病人外,也帶領家屬做好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家屬的擔憂若無進行妥善溝通,往往成為家庭衝突,讓彼此關係緊張,是病人最大的壓力來源,因此會透過協助重新進行溝通,甚至簽訂家庭契約,逐步修復病人與家人間的支持關係。另外已為人父母的藥癮者也往往在親職上失能,重新賦予他們能力,並給予他們的子女關懷與協助亦相當重要。
李俊宏將病人能穩定工作視為成就感與回歸社會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不僅治療過程中有職業賦能課程,更與就業輔導員密切合作,確保療程結束回歸社會時,個案還能從規律作息、情緒控制等細節逐步適應工作。以嘉南療養院在臺南市政府積極媒合下,轉介穩定復原個案至基督教更生團契永新之家幸福農場工作,目前工作坊有10位員工,其中3位已取得烘焙丙級證照,成為專業烘焙師。
「國家每花2、3萬元治療一個藥癮者,就能節約他們在監獄一年耗費約60萬元的社會成本。」李俊宏認為這20倍的效益實在有價值,更盼在政府帶頭下,社會安全網絡整個動起來並再擴大,讓更多民間團體、宗教團體共同協助藥癮者找回正向健康的生活模式,將能更具體洗刷污名,有助於藥癮者遠離毒品誘惑。
密集治療尋回新生
國衛院引進Matrix Model
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則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以下簡稱UCLA)發展的「整合型藥癮治療模式(Matrix Model)」為藍本,進行本土化治療模式開發、培訓,並透過多中心臨床試辦建立國內藥癮治療的實證基礎。
王聲昌解說,Matrix Model的發展背景是源於1980年代美國開始興起的安非他命類中樞神經興奮劑成癮問題。當時,安非他命類的成癮問題不若鴉片類藥癮可以藉由替代劑來治療;也不完全適合以酒癮者為主的戒酒無名會(Alcoholic Anonymous)這類自助支持團體。因此,UCLA依據安非他命成癮者的復原歷程與治療需求,結合藥物治療、動機促進技巧、個別與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家屬衛教、社會支持與自助團體等各類有助於成癮者及早復原並預防復發的Matrix Model。歷經三十餘年的實證累積,時至今日,此一模式已擴大運用於藥癮,賭癮、網路成癮等各類成癮疾患,並被廣泛引介至世界各國,同樣取得良好的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