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經由衛福部經費委託開發的中文版Matrix Model,是一個為期16週的密集療程,成癮個案必須接受每週二次,每次進行1.5-2.5小時的認知行為核心團體療程,同時針對藥癮個案經常伴隨的憂鬱、睡眠障礙等精神共病,安排門診治療,也對於個案的個別化議題,視需要安排4-8次的個別治療。另外,為協助藥癮者家屬建立正確觀念,陪伴支持個案復原,此模式也安排每周一次的家屬衛教團體,並輔以每週1-2次的尿液藥物檢驗,掌握個案的復原進度,並鞏固治療效果。
Matrix Model將主要治療活動安排在晚上,主要目的是為了便利藥癮者維持日間工作,利用下班後空檔來參加密集的療程,以切斷病人最容易遁入成癮物質的時段與環境,並且引導病人恢復正常生活結構,以及培養時間管理能力。然而,這樣密集的療程對於病人與治療師都是極大的挑戰,對於執行機構而言,如何調度專業人員在正常上班時間之外,提供場地設施,執行這樣高強度的治療,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驗。因此,這套極具實證的治療模式在引進國內的過程中,備受質疑。而國內各領域的藥癮治療專業人員在赴美接受完整培訓後,深刻體認到藥癮治療與復原的成效,必須建立在個案的需求與動機、治療方案的強度與時間,以及治療者的專業與經驗之上,缺一不可。也因為這些專業共識的凝聚,才真正催生了Matrix Model在臺灣試辦的契機。
目前為止,中文版的Matrix Model已經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松德院區,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合作試辦了六個梯次,初期的試辦對象以男男同性間性行為合併甲基安非他命成癮的志願受試者為主。「為什麼是這個族群?因為這群成癮者最難也最容易」王聲昌解釋,甲基安非他命目前被少數男男間性行為者運用於「以藥助性」,或所謂的「藥愛」情境之下,久而久之,卻衍生甲基安非他命成癮的問題。許多此族群的成癮者固然有尋求復原的動機,卻因為其成癮議題往往與性別認同及用藥情境密不可分,難以於一般低強度的藥癮治療方案中得到適當處理。因此,「藥愛」族群的治療困難在於難觸及有治療需求的個案;而容易之處,則在於這些志願性個案,往往具有很高的復原動機,也相對配合接受治療。
在目前的試辦經驗中,共招收超過50名個案,其中有2/3成員完成16周的療程,並在結案時達到戒除甲基安非他命的目標,初期執行成果讓團隊相當滿意。然而,不容諱言,藥癮復原是長期的工作。王聲昌表示,個案完成療程,是另一段復原歷程的開始;因此,會強烈建議個案仍能持續至少每周參加一次的團體聚會以維持成果。而計畫團隊也期盼帶著初期試辦的經驗,擴大協助婦女藥癮族群與接受緩起訴處分藥癮者,拉起更多人邁向復原,重返社會。
諶立中指出,「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執行4年期滿後,經滾動式修正後以2021至2024年的第二期接力,據之前的經驗提出更精實的作為,包括積極個案管理、培養人才、升級資訊系統等。盼全臺各地的治療團隊持續成長,發展擴及非法藥物之外的成癮治療,例如酒癮、網路成癮等,讓國人能有身心健康的生活。